有一個大富翁的妻子丟了一根金簪,當時在場的隻有兩個女仆。於是,富翁把兩個女仆送到了縣衙。但是,她們都大喊冤枉。劉宰命令她倆各拿一根蘆葦杆,說:“不是盜簪的人,蘆葦不會長,偷了金簪的,手中的蘆葦會比現在長兩寸。”第二天去看那兩個女仆手中的蘆葦杆,其中的一根與原來的一樣長,另一根已被折掉了兩寸,結果就真相大白了。
能有信心偷東西並加以抵賴的人一般不會是傻子。他們之所以一下子被詐得原形畢露,是因為在高度的精神壓力下亂了方寸,不由自主地喪失了理智和冷靜,幹出了傻事。
要勸別人同你合作,從正麵費盡口舌也未必有效,善使詐術之人,善於在交流中創造態勢,變“要他合作”為“他要合作”或“他不得不合作”。其訣竅就是一個“逼”字。當然,如果對方是一個蠻橫的人,這時僅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來說服他與你合作就遠遠不夠了,這些手段隻是輔助的,最主要的應是敲山震虎,逼迫其低頭。
在康熙年間,三藩作亂,吳三桂手下有一員大將名叫韓大任,他率部在湖南與清軍作戰,結果出師不利,不得不退入福建,準備攻打汀州。
當時在福建與叛軍作戰的清軍統帥康王傑書得到消息後,打算發兵進剿。這時,康王的屬下吳興祚提出招撫。這個吳興祚,見多識廣,口若懸河,很得康王信任。同時,康王也正在擔心兵力不足,圍剿韓大任並無把握。於是便采納吳興祚的意見,派他前往叛軍駐地招撫韓大任。
吳興祚快馬加鞭來到叛軍駐地,一見到韓大任,便嚎啕大哭起來,把對方搞得莫明其妙,忙問緣由。吳興祚開誠布公地說:“我這次來是專為吊唁您而來的,叫我怎能不哭?”韓大任忙問:“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吳興祚不慌不忙地回答說:“將軍你所以威行天下,是由於平西王(吳三桂)對您格外器重。現在平西王把兵權交給您,深信不疑,實指望您建功立業,廣占天下,可是您幾年卻寸功未建,損失慘重,平西王現在還能看重您嗎?現在您又冒險準備攻打汀州,可汀州守軍早已嚴陣以待,您覺得以疲憊之師攻打精銳軍隊能夠打勝嗎?如果一旦戰敗,平西王還能原諒您嗎?所以我說將軍死期已近,前來預先吊唁。”
聽完吳興祚的一席話,韓大任低頭沉默片刻,問吳興祚道:“你看我歸順康王怎麼樣?”一看時機已經成熟,吳興祚就把此行的目的托出,“我這次來就是受康王的委派來勸說將軍歸順的,將軍如能夠棄暗投明歸順國家,當是建功立業的絕好時機。”就這樣,說服了韓大任與清軍合作,帶領數萬軍隊歸附了朝廷。
由此可見,專打七寸、逼對方低頭在勸說對方合作中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
91製造笑料引發對方思考
現實中,我們可以即興利用一些由頭,運用誇張的形式,製造一些笑料,逗引別人開心,使其在開心之後,又能進行深入的思考,從而得到啟發。
在齊威王即位的第八個年頭,楚國大舉入侵齊國。齊威王讓淳於髡帶上黃金100斤,車馬10套到趙國去求援。這個淳於髡個子不高,其貌不揚,是“嫁”到齊國作女婿的,但是他風趣滑稽,能言善辯,非常聰明。淳於髡一聽齊威王說完,就笑得前仰後合,把結在下巴底下的帽帶子都給抻斷了。這一笑,把齊威王弄得莫名其妙,不知所措,忙問:“先生,你是嫌禮品太少了嗎?”
淳於髡回答說:“哪裏,哪裏。不敢,不敢。”齊威王更是墜入霧裏雲中,便問:“那你笑什麼呢?”淳於髡說:“剛才我在來這裏的路上,看見有個人正跪在路邊向田神祈禱豐收。他拿了一隻豬蹄子,端起一小盅酒,嘴裏禱告著:‘請神明保佑,讓我低處的田收獲滿車,高處的地收獲滿簍;五穀豐登,糧食裝滿倉。’我看到他拿來獻給神的是那樣少,而想得到的卻是那樣多,覺得好笑。現在想起,還禁不住要笑。”
齊威王一聽,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於是便增加禮品,叫他帶上黃金1000斤,車馬100套,玉璧10雙,去見趙王。趙王派出精兵10萬,來援救齊國,聽到這個消息,楚國連夜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