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宮中擔任女官的德齡女士在《清宮二年記》《瀛台泣血記》等書中,說是李蓮英下毒害死了光緒。鑒於德齡走的是暢銷書模式,其作品往往拿清宮秘事嘩眾取寵,似不可信。況且,光緒從小就受李蓮英看護,一直叫他“諳達”(師傅),並曾誇他“忠心事主”。光緒被囚瀛台後,其他太監懾於慈禧太後的淫威,不敢對光緒多有接近,唯有李蓮英多方照顧,還經常到瀛台與光緒帝拆裝鍾表消遣。再有一事可以佐證,八國聯軍撤出北京後,慈禧一行人在回京途中,曾在保定駐蹕。李蓮英侍候慈禧太後睡下後,隨後去光緒住處探望,隻見光緒在燈前孤坐,無一太監值班。當時正值隆冬季節,天寒地凍,光緒的房間竟然沒有鋪蓋,因而無法入睡。李蓮英見後抱著光緒的腿痛哭道:“奴才們罪該萬死!”然後趕緊把自己的被褥抱過來給光緒。光緒後來回憶西逃的苦楚時也曾說:“若無李諳達,我活不到今天。”由此看來,說李蓮英害死光緒似乎不太可能。
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則談到,袁世凱在戊戌變法時辜負了光緒的信任,在關鍵時刻出賣了皇上。袁世凱擔心一旦慈禧死去,光緒帝絕不會輕饒了他,所以就借進藥的機會,暗中下毒,將光緒帝毒死。這種說法雖貌似事出有因,但以袁世凱當時的勢力畢竟難以接近宮廷,因而也沒有什麼可信度。
《花隨人聖庵摭憶》裏說光緒並非善終,但其懷疑的對象卻指向了隆裕皇後和其寵信的太監小德張,而幕後的指使人暗指慈禧太後。隆裕皇後是慈禧的侄女,作為當時後宮中的主要人物,隆裕皇後要搞點陰謀當然不是沒有可能,但要說隆裕皇後能像她的那個姑媽那樣心狠手辣,也不可信。
據目前公布的醫案看,光緒在臨終前半年的病勢的確十分嚴重,如江蘇名醫曹元恒在三月初九的醫案中寫道:皇上肝腎陰虛,脾陽不足,氣血兩損,在治療上不論是寒涼藥還是溫燥藥都不能用,已處於無藥可對症的病狀。無奈之下,曹元恒也隻能開了一些“鱉心甲”“新會皮”之類的“平安藥”,能拖就拖。五月初十,從上海趕來的名醫陳秉鈞也在醫案中寫有“調理多時,全無寸效”一語。
對自己病情的不斷惡化,光緒本人也極度焦慮,他對那些所謂的“名醫”們極其失望。五月二十六日,光緒斥責禦醫們:“病勢遷延,服藥總覺無效,且一症未平,一症又起”;七月十七日,又說:“服藥非但無功,而且轉增,實係藥與病兩不相合,所以誤事!”八月初七日,光緒更是大罵:“每次看脈,忽忽頃刻之間,豈能將病詳細推敲?不過敷衍了事而已。素號名醫,何能如此草率!”光緒的焦躁和絕望,可見一斑。
據《死虎餘腥錄》中記載,1908年九月初的一天早上,慈禧太後與光緒在乾清宮臨朝,召見了慶親王奕劻、袁世凱等六位親政大臣。光緒當時已經病得非常重,連聽政的精力都沒有,不大一會兒,就表情痛苦,疲憊不堪地伏在桌上休息。慈禧太後見光緒這個樣子,也有點於心不忍,便說:“皇帝久患重病,各大臣何不保薦些名醫來給看看?”各大臣麵麵相覷,慶親王奕劻首先奏道:“臣自六十九歲大病之後,袁世凱曾推薦過一個西醫屈桂庭,效果不錯,自此後我就不再吃中藥了,也不知道有什麼好的中醫。”
慈禧太後聽了很有興趣,便問袁世凱推薦的那個人是誰。袁世凱便說:“屈桂庭是北洋醫院出身,曆任醫官、院長,現在是醫院總辦,此人善用西醫,醫術也頗為高明。臣全家有事都請他來診治,前北洋大臣李鴻章總督直隸時,一般也是請他來診治的。”隨後,張之洞與世續也說自己家人得病都請過屈某治病,醫術確實不錯。當時軍機大臣六人中,隻有鹿傳霖與醇親王載灃沒有發表意見。慈禧太後便說:“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隻要能治好病就行。既然大家保薦此人,那就請來看看。”
由於屈桂庭經常幫慶親王奕劻的家人看病,關係還算不錯,到京後他便先去見了奕劻,並把自己的擔憂跟奕劻說了。奕劻說:“這次讓你去給皇上看病,是軍機大臣的共同保薦,不能不去。你隻管去盡心看看,有無危險,可直言先告訴我,我再密奏太後。”接著,奕劻便帶著屈桂庭到正大光明殿去見慈禧太後和光緒。據屈桂庭的描述,當時光緒正麵坐,慈禧太後坐在旁邊,見屈桂庭到後,便問他如何診法?屈桂庭說:“按西醫規矩,皇上要寬衣露體,且聽且看,然後才好診治。”
得到慈禧太後的許可後,屈桂庭便對光緒進行“望聞問切”的常規檢查。檢查完後,屈桂庭認為光緒的病征主要有:常患遺泄(不能自控的遺精,可能是慢性腎炎引起),頭痛,發熱,脊骨痛,無胃口,腰部顯是有病;此外,肺部不佳,似有癆症;麵色蒼白無血色,脈搏弱,心房亦弱。
屈桂庭的判斷是,光緒的體質本來就不強壯,容易神經過敏,加以早年房事過度,腰病之生,由來已久。其身體禁不住刺激,神經稍受震動,或聽到鑼鼓響聲,或受衣褲摩擦,或偶有性的刺激即行遺精,還不能經常吃補藥,越吃遺精就越頻繁。由此看來,光緒的病情是綜合征,兼有腎炎、高血壓、胃炎、肺癆等症狀,諸病齊發,極難救治。
隨後,屈桂庭請示將光緒的尿樣帶回化驗,並當場先開了兩張藥方,一為外敷,一為內服,並向慈禧太後奏明所開之方都是西藥,可去外國醫院或西藥房配製,個人不便進藥。屈桂庭估計是怕自己進藥的話,萬一發生類似明代的“紅丸”事件,到時就說不清楚了。此後,屈桂庭便每日早晨入宮到診一次。那些宮女們一看是屈桂庭來了,往往嬉笑著說:“外國大夫來了!”
光緒對中醫並不信任,每次服中藥前都要捧藥詳細檢視。但是光緒對屈桂庭還不錯,比較信任,對於屈桂庭食物營養選擇的建議也大都遵行,用藥也頗為有效。治療數周後,光緒神誌轉清,呼吸漸入常態,病情也有所好轉。據屈桂庭稱,光緒臨朝之後,甚至還能以書畫自娛,屈桂庭見過光緒寫字,還說皇上寫字尤佳,相傳是帝師翁同龢之功雲雲。光緒病情的好轉,當時內外相慶,人心漸安,宮中一時稱之為幸事。
但沒過多久,慈禧太後又跑去幹涉內務府大臣關於皇帝的進食之事,光緒本聽從屈桂庭的建議合理進食,這下又被氣得不行,當場把枕頭扔到地上以示抗議。光緒臨終前的一段時間雖在重病中,但仍舊要每天清早前往儀鑾殿給慈禧太後請安,然後隨同到殿臨朝,這種生活對於病魔纏身的光緒來說無疑是一種莫大的折磨。雖然使用西醫療法後,光緒的腰痛減少,遺精也有所減少,但化驗其尿樣仍有少許蛋白質,估計其腰病還是一大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