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在埋葬她心愛的小狗,不禁淚流滿麵,悲慟不已。她的外祖父見狀,連忙引她到另一個 窗口,讓她欣賞他的玫瑰花園。果然小女孩的愁雲為之一掃,心空頓時明朗。老人托起外孫女的下巴說: “孩子,你開錯了窗戶 。”
人生之旅,我們不也是常常開錯“窗”嗎?
為了得到某一種東西,我們便不惜一切代價去追求,而一旦得不到時,我們竟莫名地不知所措,執拗地相信自己是不會錯的。 其實,我們是開錯了我們的那扇希望之窗。在沒得到之前,希望寄於所希望的事物之上,越積越大;而一旦真的得不到,那種希望 會隨時被一種巨大的失落感所代替,這兩種一如波峰、一如波穀的情緒,完完全全是因為我們沒有開好“窗”
的緣故。
開錯了“窗”,會使本來美好的事物變得暗淡無光;會使朋友之間的友誼蕩然無存;會使戀人間的感情出現裂痕。因此,我們 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考慮這扇“窗”能不能開,值不值得開,怎樣去開。
人生感悟
開錯了“窗”,會使本來美好的事物變得暗淡無光;會使朋友之間的友誼蕩然無存;會使戀人間的感情出現裂痕。因此,我們 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考慮這扇“窗”能不能開,值不值得開,怎樣去開。自己的觀音一名虔誠的佛教徒遇到了難事,便去寺廟裏求拜觀音。走進廟裏,才發現觀音的像前也前也有一個人在拜,那個人長得和觀音 一模一樣,絲毫不差。
“你是觀音嗎?”
“是。”那人答道。
“那你為何還拜自己?”
“因為我也遇到了難事。”觀音笑道, “可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這是一則有關佛的趣談,它讓人深思,讓人回味。想來凡人之所以為凡人,可能就是因為遇事喜歡求人。而觀音之所以為觀音 ,大約就是因為遇事隻去求己吧!如果人人都擁有遇事求己的那份堅強和自信,也許人人都會成為自己的觀音!
人生感悟
如果人人都擁有遇事求己的那份堅強和自信,也許人人都會成為自己的觀音!
大師的學生
一位音樂係的學生走進練習室。在鋼琴上,擺著一份全新的樂譜。
“超高難度……”他翻動著樂譜,喃喃自語,感覺自己對彈奏鋼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穀底,消磨殆盡。
已經三個月了!自從跟了這位新的指導教授之後,他不知道,為什麼教授要以這種方式整人。
勉強打起精神。他開始用十指奮戰、奮戰、奮戰……琴音蓋住了練習室外教授走來的腳步聲。
指導教授是個極有名的鋼琴大師。授課第一天,他給自己的新學生一份樂譜。“試試看吧!”他說。樂譜難度頗高,學生彈得 生澀僵滯、錯誤百出。“還不熟,回去好好練習!”教授在下課時,如此叮囑學生。
學生練了一個星期,第二周上課時正準備讓教授驗收,沒想到教授又給他一份難度更高的樂譜,“試試看吧!”上星期的課, 教授提也沒提。學生再次掙紮於高難度的技巧挑戰。
第三周,更難的樂譜又出現了。同樣的情形持續著,學生每次在課堂上都被一份新的樂譜所困擾,然後把它帶回去練習,接著 再回到課堂上,重新再臨兩倍難度的樂譜,卻怎麼樣都追不上進度,一點也沒有因;為上周的練習而有駕輕就熟的感覺,學生感到 越來越不安、沮喪和氣餒。
教授走進練習室。學生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須向鋼琴大師提出這三個月來何以不斷折磨自己的質疑。
教授沒開口,他抽出了最早的那份樂譜,交給學生。“彈奏吧!”他以堅定的目光望著學生。
不可思議的結果發生了,連學生自己都驚訝萬分,他居然可以將這首曲子彈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讓學生試了第二堂 課的樂譜,學生依然呈現超高水準的表現……演奏結束,學生怔怔地看著老師,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