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城裏想出來,城外想進去(1)(1 / 2)

美的感覺

“我最近好為難。”有個條件不錯的男學生對我說: “我有兩個女朋友,都很愛我,我也很喜歡她們,不知該選哪一個。” “表示兩個條件差不多。”我說。

“不!條件差蠻多的。”學生瞪著我說: “一個很有錢,家裏放了一架史坦威的大演奏琴。另一個很窮,我常給她打電話, 打一半,就沒法說了。因為她的臥室正靠著鐵道,火車通過,整個屋子都震動,什麼也聽不見,隻好拿著電話發呆。”

隔了半年,遇到那學生,他已經結婚了。

“娶了有史坦威鋼琴的?”我笑道。

“不!娶了鐵道旁邊貧民區的。”

“噢!”我點了點頭:“不簡單哪!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嗎?”

“有!有一天,我到她家去,坐在她臥室聊天,突然火車通過,好響!帶起一陣風,把窗簾都吹起來了,那是一塊很便宜的薄 棉布的窗簾,她自己用手縫的。這時候,陽光射進來,我看見窗台上放了一個寶特瓶切一半做成的花盆,裏麵開著一束不知名的小黃花。我問她那是什麼花,她很不好意思,擋在前麵說,是不值錢的花。我又問:‘很漂亮啊!是什麼花?’她吞吞吐吐半天,才 說是野地裏挖來的小草花,不值錢!”學生臉上露出一種好特殊的光彩: “你如道嗎?我那時突然產生一種感動,衝上去抱住她 ,叫她不要那麼說,不要說不值錢,美的感覺是不能用錢衡量的!就在那一刻,我發覺,我深深地愛上了她。”

學生的話,常浮過我的腦海,我常想象那個沐浴著午後陽光,被風拂起的窗簾,和窗台上逆光看去的那束野草花。多麼平凡, 多麼美!

人生感悟

想想自己應該追求什麼,應該抓住什麼,好好地擁有一顆平凡的心,點點滴滴地享受生命的賦予。

猛回頭

女教師帶著學生去郊遊,其中有她的兒子。

學生登上了高塔,教師們在下麵仰頭看,忽然,女教師的同事告訴她:看呀,那個爬出塔頂層窗口的,是你兒子,你快喊他進 去,太危險了呀!

女教師心都懸到嗓子眼了,但她說:不能喊,一喊,他猛回頭會掉下來的。女教師很有經驗。

孩子是極易猛回頭的,任何奇異的、有趣的、熟悉的、陌生的響動都會吸引他回頭。青年人也會。到中年以後就漸漸少了,中 年人多半都聽過野地裏走路熊瞎子搭肩不可回頭的故事,中年人差不多對所有的動靜與風景都已習已為常了。

有一對多年以前的戀人,因種種原因分了手。如今老婦人攜花季女兒回到故地,她別具匠心地吩咐女兒穿她當年的衣服立於當 年約會的樹下。孤獨的老人手拄拐杖走過,大樹下的情景在他心裏喚起某種遙遠的回憶,但他終於慢慢地走了過去,沒有回頭,一 次也沒有回頭,藏身於一邊的老婦人放棄了重逢的念頭,傷心地帶著女兒遠離。

老婦人不知道,正是這位老人,剛剛被醫生囑咐過:切莫猛回頭,否則,大腦會短暫性缺血缺氧,會引起頭暈、耳鳴、惡心, 甚至中風……當時老人笑著對醫生說:你看,我這把年紀,還有什麼讓我猛回頭的呢?

生命的每一時段,總有什麼在暗中佑護著,也阻止著我們,比如年幼時的母親,年邁時的醫生。

人生感悟

生命的每一時段,總有什麼在暗中佑護著,也阻止著我們,比如年幼時的母親,年邁時的醫生。

你會按這個鈕嗎

我認識一對學法語的同學夫婦,後來妻子為定居法國而離棄了曾經相濡以沫的丈夫,嫁給一個華裔法國老頭。聽說此事時,我 曾震驚良久,後來想起《大學英語》課本中一篇美國作家RichardMatheson寫的作品《按鈕,按鈕》,一種要與讀 者分享的願望油然而生。

亞瑟與愛碼是雙職工夫婦。一日愛瑪下班歸來看見門外有個四方紙盒,裏麵裝著一個莫名其妙的東西:一個小木盒上裝著一個 按鈕,上麵緊緊扣著半圓形玻璃蓋子。一張小紙片粘在木盒底部,上書幾字:“斯圖爾德先生將在晚8時來訪。”

見到斯先生,愛瑪以為他是來推銷什麼產品的,不料他向亞瑟夫婦出示一個小信封,說裏麵是打開那個玻璃蓋子的鑰匙。如果 他們按下那個按鈕,世界上某個地方就會有一人死去,而亞瑟夫婦就能得到5萬美元的回報。

亞瑟認為此舉令人作嘔的惡作劇,立刻逐出斯先生並將其留下的名片撕成兩半拋入垃圾簍。愛瑪卻動了心。第二天她撿起破名 片給斯先生打電話說自己隻是好奇,斯先生表示理解並保證她不認識那個死去的人(若她按下那按鈕的話)。當斯先生問要否送回 那個按鈕裝置時,愛碼堅決不要。但當天下班回到家門口時她又見到了那個四方紙盒。

當晚愛瑪試圖說服亞瑟做這個“實驗”,她認為這是某個行為怪異的百萬富翁在與人們玩遊戲。她甚至說: “假如要死的人 是萬裏之外的一個老農或是病號,你也不幹嗎?亞瑟說:“你殺的是什麼人並沒什麼不同,反正是謀殺。愛瑪說5萬美元呢,一個 去歐洲旅遊的機會,一個買下那座鄉村別墅的機會!亞瑟臉都白了,斬釘截鐵地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