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挑戰不可能的目標02(1 / 1)

第一章 敢於嚐試的勇氣 財富累積需要勇氣

英國著名的保險公司——勞埃德曾經在拍賣會上買下一艘船,據說這艘船戰績輝煌。它最早於1894年下水,曾經在大西洋上遭遇過138次冰山,觸礁116次,甚至還經曆過13次起火,207次風暴,但它卻從來沒有沉沒。僅僅憑借輝煌的戰績就能獲得勞埃德公司的青睞似乎有點單純,畢竟商人大都是以利益作為前提的。據了解,勞埃德保險公司當時之所以不惜重金去購買它,除了考慮到它不可思議的經曆外,最主要的還是在保費方麵能夠給自己帶來可觀收益。現在這艘船停泊在英國薩倫港的國家船舶博物館裏,雖然當初勞埃德公司把它從荷蘭買回來就捐獻給了國家,但是真正使這艘船聞名的卻是一位後來到博物館參觀的律師。故事是這個樣子的:很久之前,這位律師曾經在一次官司中失敗了,若放在平常,諸如“勝敗乃兵家常事”這樣的通俗哲理,自然會使律師過不了多久就能將其淡忘。但是這官司的不平常之處在於委托人在官司失敗後不久就自殺了。雖然這不是律師的第一次失敗辯護,也不是他第一次經曆的當事人自殺案件,但是事情多了反而總是會有一種負罪感縈繞在內心。律師總結了這類案子的情況,發現失敗辯護後自殺的大多是生意場上遭受了不幸的人。所以當他在薩倫港的國家船舶博物館裏看到這艘船並了解了它的曆史後,忽然有了一個奇怪的想法——為什麼不讓那些失意的生意人來參觀這艘船呢?那些自殺者不正是缺少了類似這艘船一般直麵失敗與失意的勇氣嗎?於是,他把這艘船的曆史抄寫下來連同這艘船的照片一起掛在他的律師事務所裏。後來當再次有商界的委托人請他去做商業辯護時,無論輸贏,在辯護前他都會建議他們去看看這艘船。而奇怪的是,之後再也沒有失意的生意人在律師辯護失敗後自殺。

“遇到挫折坦然麵對”是再正常不過的通俗哲理了,然而卻總有很多人當局者迷,遇到困難所想到的不過是逃避或者退縮,卻沒有想到要鼓起勇氣,坦然麵對。商場如戰場,當一個生意人想要去積累財富,他所需要的不光光是如戰士般百折不撓的勇氣,更需要的是長遠的目標,開闊的心胸。誠如那艘傷痕累累但戰績輝煌的船,幾番驚濤駭浪,終究不會沉沒。

母愛讓我更有勇氣

艾爾默?湯瑪士是美國國會議員,他自幼家庭貧窮,除了長得瘦高之外,沒有別的任何長處。同兒時的玩伴一起打球或者賽跑,艾爾默?湯瑪士總是技不如人,因此常常遭到夥伴們的嘲笑,進而導致了自己自卑的性格。如果艾爾默?湯瑪士一直自怨自艾,顧影自憐,整天除了恐懼與煩惱什麼也不想不做,那麼也許他的一生都不會有什麼改變。然而命運就是這般神奇,當一個人在一條道路上絕望的時候,總會有另外一條路為他延伸。母親是艾爾默?湯瑪士人生的啟蒙導師,她在他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對他說:“孩子,你在體能方麵技不如人,你可以嚐試以智力見長,你需要接受教育。”於是在所有人的質疑中,他去讀了書,後來當了教師,並且靠自己的努力獲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改變了自身貧窮的境地。

艾爾默?湯瑪士一生第二個轉折點的勝利也是來自於母親。當時恰逢當地一年一度的年度集會,母親敦促艾爾默?湯瑪士去參加集會上的演講。由於慣性的自卑讓艾爾默?湯瑪士異常的恐懼與窘迫,對於他來說,敢於在集會上演講簡直是天方夜譚,自己有時候連單獨跟一個人說話的勇氣都沒有,談何能在一群人麵前侃侃而談?但是母親對艾爾默?湯瑪士的信心卻是毋庸置疑的,母親似乎對孩子的未來永遠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自信。於是在母親的鼓勵下,艾爾默?湯瑪士去報了名抽了比賽題目,雖然說“美國的美術與人文藝術”這個題目對於他來說有很大難度,因為在某種程度上他自己都不知道“人文藝術”是什麼,但即便是這樣,為了不讓母親失望,他搜集了無數的資料,又對著想象中的觀眾朗誦了上百遍。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集會演講結束的時候,艾爾默?湯瑪士意外地得了第一名,這讓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群眾的歡呼聲,夥伴們的肯定,母親的信任,甚至當地報紙以頭版頭條的形式刊登了他的故事並預言他美好的未來,這一切的一切似乎來得太突然。事後,當艾爾默?湯瑪士回顧自己的人生,他說:“這場演講是我生命轉折點中戰勝自卑與尷尬的最大勝利,贏得演講使我得到肯定,有了很大的成就感,然而最主要的是它使我意識到母愛所帶給我的勇氣,這勇氣讓我願意為了她去改變自己。”

自卑之人若想獲得自信,需要的是成就感的不斷累積,而成就感的獲得則來自於一個人的踏實努力和不懈堅持,當然,有時候還需要有一個人去“推”自己一把,讓自己擁有想要改變的勇氣。誠如艾爾默?湯瑪士的故事所帶給我們的啟示。事實上,仔細想想,以前的我們誰沒有過“為了××,我們一定要怎樣怎樣”的豪言壯誌呢?而這些豪言壯誌的背後不正是蘊藏著我們無限的勇氣與信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