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陣-17(2 / 2)

唐衛軒等人也漸漸看明白了:史儒是要背水列陣,與敵寇做最後的拚死一戰!

“史將軍,不可!”唐衛軒一步衝到史儒的馬前,力勸道:“將軍忠勇,卑職欽佩之至。隻是眾寡懸殊,我軍斷無勝算,強渡大同江興許還能……”

“足下尊姓?”還未待唐衛軒說完,騎在馬上的史儒轉身問道。

“卑職姓唐。”唐衛軒隻得拱手回答道。

史儒又掃了一眼唐衛軒的裝束和佩刀,語氣平靜地拱手言道:“唐校尉,尊駕三人拚死護門、舍命相救的大恩,我史儒所部三百將士沒齒難忘。”

然後放下手,轉身指著大同江道:“這江水如此洶湧,人馬皆不能過。若是被江水衝走,也是一樣會被衝到下遊的大同門處,一樣難逃一死。與其葬身魚腹,或是被敵人擒獲後任人宰割,不如返身拚死一戰,縱使身死,亦不墜我大明軍威!”

“史將軍!卑職三人在平壤城中還僥幸得到一幅平壤城布防圖,來日我大明王師卷土重來之日,此圖甚是寶貴,還望將軍以大局為重,大家一同強渡突圍!”

盡管史儒的語氣中已存必死之念,唐衛軒依然想勸動史儒,率部一同渡江突圍。

“哦?”史儒聽聞此圖,眼前一亮,似乎又燃起了一絲希望,但是望著大同江水,思慮片刻後,眼神重又恢複了先前的決絕:“唐校尉,你們幾位速速尋機渡江而去吧。”

“那史將軍你們呢?!”唐衛軒不禁追問道。

“我遼東軍多身著棉甲,遇水則浸,實難渡河。就算九死一生、有人僥幸渡過河去,賊人立刻追殺而來,也實難逃出魔掌。唐校尉,我等為你們殿後,也算是報答方才的救命之恩了!”頓了頓,史儒似乎還想到了什麼,再次拱手,平靜地補充道:“唐校尉身負城防圖,一路珍重,務必要護其安全到達我大明手中。他日我大明克複平壤之際,還請唐校尉在這大同江邊,為我等點起三炷香,告知我等王師已盡驅倭寇!即便在陰間,我等也可以心安了。”

沒想到,史儒已經連身後事,都一同交待給自己了。

唐衛軒按了按懷中的布防圖,又看了一眼史儒平靜而淡然的目光,終於下定了決心,一拱手,轉身便和程本舉等人朝著江邊奔去。

還未抬腳,老周突然搶上一步:“史將軍,俺周冠軍也是遼東軍的一員!願陪弟兄們共赴黃泉!”

史儒笑了笑,“周壯士高義,史某心領了!隻是唐校尉他們由此繞路返回,很可能要繞道咱們遼東,正需要了解遼東各地情況之人。周壯士一路上務必要護其周全!”

見老周咬著牙,還站在原地不動,史儒立刻板起臉來:“還不快走?!這是軍令!”

“諾!”老周本能地一挺腰,拱手領命,兩眼通紅、頭也不回地跟上唐衛軒等人,一起奔向了大同江邊。

見唐衛軒等人終於走遠,史儒如釋重負地歎了口氣,撥馬回過身來,麵向已列陣完畢、等待將令的麾下眾將士。

片刻的沉默後,史儒先是跨下戰馬,站到高處,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朝著西麵大明的方向行了一個跪拜大禮。

然後,在眾目睽睽下站起身來,麵對手下眾將士,朗聲說道:“史某不才,陷諸君於此絕地,雖經血戰,如今卻已無獲勝之希望,史某隻願最後決一死戰,以身許國!上報皇恩,下報黎民,揚我大明天威!有願逃生者,馬上離陣而去,史某絕不阻攔!”

明軍陣中靜了靜,忽然爆發出一聲巨響:“願隨將軍死戰!”

“好!都是我大明的好兒郎!”史儒隨即翻身上馬,拔出佩劍,仰天一指,陣中立刻高舉起一麵大旗,旗麵正中一個大大的“明”字,在軍陣中迎風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