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咆平壤-14(2 / 3)

“坐。”李如鬆的語氣也是一樣的平靜,根本聽不出他的心中是否已經起了殺意,就像上次在義州城時,隨時準備將吳惟忠甚至自己也推出去砍了。

因此,唐衛軒雖然也跟著坐下了,但依然是挺著腰,緊張地猜測著後麵李如鬆會說出怎樣的話。憑著自己對李如鬆的印象,下一刻無論是大聲斥責、痛罵今日的作戰不利,還是直接拉出去責打軍棍甚至斬首示眾,唐衛軒都不會覺得突兀或者吃驚。

但是,李如鬆待三人落座後,隨即屏退了左右。待帳中隻留下最親信的幾名侍衛後,居然微微一笑,說了一句讓唐衛軒如何也想不到的話:“今日的任務,完成得不錯。”

什麼?!

唐衛軒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聽錯了!李如鬆居然褒獎今日的作戰任務完成得不錯?!牡丹峰不是還牢牢地控製在倭軍的手中嗎?!這李如鬆到底是怎麼想的!難道……?

唐衛軒總覺得,這時李如鬆笑裏藏刀所說的反話,就如同上次一樣,他先是看似心平氣和地問沈惟敬說完了沒有,隨即臉色一變,馬上不分青紅皂白地將沈惟敬連帶著隨行的自己與孫世祿一起推出斬首!誰知道喜怒無常的李如鬆,今天是不是又演得同一出戲。

不過,唐衛軒等了一會兒,也始終不見李如鬆的臉色有所變化,依然是那副較為滿意的微笑。

這時,吳惟忠也起身拱手,不溫不火地回話道:“末將隻是奉命行事,全賴大帥指揮有方。”

李如鬆沒有說什麼,擺擺手,繼續問道:“具體情況如何,不必起身,坐下詳細道來。”

“謝大帥!”吳惟忠施禮後,再次落座,而後略微整理了下思路,開始徐徐道來:“末將先是遵照大帥將令,嚴密監視著三千僧兵的動向。從僧兵們進攻的凶猛態勢及傷亡情況來看,並未發現任何和倭軍有所勾結的跡象。末將甚至親自探查過不少受傷僧兵的傷勢,不少都是迎麵的胸口位置中彈、中箭,實在不像是和倭軍商量好後作出的偽裝。甚至末將特別派出的親信在實地探查過山口處的僧兵屍體後,也回報說大多數屍體臨死都保持著衝鋒的姿態,並無違心做作、不肯盡力之跡象。”

見帥椅上的李如鬆微微點頭,吳惟忠頓了頓,最後總結道:“因此,以末將的淺見,休靜等人確是誠心、全力來助我天朝大軍,和倭軍也確有著不共戴天的仇恨。”

李如鬆聽罷,略一沉思,隨即向著緊緊侍立在身旁的一名參將裝束的親信道:“如梅,你現在就跑一趟,去告訴你二哥,暗中悄悄把戒備的人馬撤了吧。”

李如鬆身旁這位長相和李如鬆本人也頗有幾分相像的年輕參將,立刻利索地拱手道:“諾。”隨即轉身從帳後而去。

聽到這裏,唐衛軒目瞪口呆之餘,才終於明白過來:原來,李如鬆直到現在這一刻,才真正把休靜大師所率領的僧兵當作了友軍。

之前的很多細節立刻閃現在唐衛軒的腦海中,讓他恍然大悟。今日辰時開始,吳惟忠所部列出的嚴密陣型,恐怕不僅僅是為了攻擊牡丹峰上的倭軍,同時也在時刻提防著僧兵們勾結倭軍、反戈一擊。這也解釋了為何隻等到僧兵們兵衰力竭、死傷慘重之時,吳惟忠才出手相助。還有吳惟忠親自帶馬到受傷救治的僧兵中探望的情景,原來也是為了仔細探查僧兵們是否盡力進攻,是否有所顧忌或保留。還有,昨日李如鬆在休靜大師、吳惟忠的麵前下令今日務必全力進攻、總攻前奪取牡丹峰,恐怕也是預埋了伏筆,好讓僧兵們打這個先鋒,以試其心……

除了這些之前親眼所見的情景外,今日僧兵們隻出戰了三千人,在明軍大營內還留下了一千餘人。大概,這一千餘人也是被當作留下的人質,一旦僧兵們真的反水,依照李如鬆命令早已暗暗布下戒備的李如柏所部,立刻就能將留在營中的這些潛在威脅斬殺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