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倭兵在小心翼翼地朝著崖下探出頭之前,先是環顧了一下四周,見這本就少有人來的峰頂北側此時恰好沒有旁人,才輕輕地俯下身子,慢慢地順著繩索,緩緩探出腦袋,好奇地朝下張望,想看看同伴到底在下麵藏了什麼寶貝……
這一看不要緊,眼前出現的並非是什麼寶物,而是幾十個伏在山壁上,正死死盯住自己的黑衣人!
驚訝至極之餘,正打算慌手慌腳趕緊爬起身來、奔回去叫人之時,離自己僅有三、四尺遠的一個攀在山崖最高處的黑衣人,居然冒險鬆開了攀在崖壁上的雙手!
隻見其左手扣在右手手腕上,而右手手腕處的皮護腕,也正在對著自己。還沒明白對方為何冒險做出這麼一個動作之時,猛然間,左眼之中似乎一陣刺痛,就像是有什麼尖銳之物刺入了眼球!
一瞬間,隻覺得頭痛欲裂,天昏地暗!
倭兵掙紮著站起身來,卻早已兩眼漆黑,再也看不到眼前的任何景象。慌亂間,不慎一步踏空,還未及喊出聲來,便已經如斷了線的風箏一樣,直直跌落了懸崖……
跌落時所最後喊出的一聲“啊”的慘叫,久久回蕩在北側的懸崖之下……
唐衛軒冒險騰出雙手,按下皮護腕上的製動機關、瞬時射出毒針後,立刻腹部一收,同時兩手立刻抓回剛才所攀著的地方,這才有驚無險地終於穩住了身形,沒有隨著那個倭兵一起,跌落山崖。
而那仍在久久回蕩的慘叫聲,依然讓人感到後怕,會不會有其他正在附近的倭兵恰好聽到……?
正在擔心與猶豫之際,忽然隻聽牡丹峰南側的方向“轟”的一聲響,如同打雷一般!唐衛軒等人隨即一個激靈,這難道就是吳惟忠從牡丹峰南側山口開始正麵強攻的信號?!
隻是沒想到,當時吳惟忠所說的轟鳴聲,居然竟真的如同晴天霹靂一般,震耳欲聾,響徹方圓數十裏。
興奮之餘,唐衛軒和五十餘人立刻沿著繩索,攀崖而上。果然,如同料想的一樣,吳惟忠自牡丹峰南側山口展開進攻後,北側的倭軍防衛更加稀薄,舉目望去,四周竟已空空如也,視野中居然沒有一個倭兵在此把守!
牡丹峰南側、甚至似乎更遠的平壤城方向,不時傳來轟隆之聲,震天動地。雖然還不太清楚在正麵戰場到底發生了些什麼,但是,按照李如鬆之前的安排,此時明軍應該正在準備發起總攻,這巨大的聲響想必是明軍所造,至少可以鼓舞一下士氣!
眾人紛紛攀上牡丹峰頂後,先是全部卸去了不便的各種包裹,露出了錦衣衛的戰甲或者僧袍,同時一並亮出了寒光閃閃的兵刃。簡單活動下剛剛才恢複些靈活的四肢後,立刻就在唐衛軒和處英的分別帶領下,朝著峰頂的正中位置,分別從左、右兩邊快速包抄了上去。
一路上雖然也偶爾有幾個倭軍士卒,但是隨著南邊的轟隆聲每隔一陣就會響起一聲,這些守衛也都在忐忑不安地朝著南麵山口和平壤城的方向努力眺望,大概是在擔心倭軍是否能頂得住明軍今晨發起的猛烈總攻吧。
趁此機會,幾乎沒有費什麼力氣,唐衛軒就率領著麾下的錦衣衛們,先是悄悄從背後直接捂住了倭軍守衛的嘴,然後或一刀捅了個透心涼,或一刀劃開其喉嚨,一直無聲地順利突進到了一座雄壯的樓台前,方才停下了腳步。
麵前的這座樓台,建在高約數丈的石台基上,石台基下方均砌成台階樣。
回想出發之前,處英曾簡單地介紹過峰頂的情況,這座樓台,想必就是峰頂正中的那座乙密台了。
隻見其四周已用一人多高的白色幃布圍攏起來,幃布上還繪有倭國特有的家徽樣的標記。隻不過對於眼前的這個標記,唐衛軒已經不太記得了,但肯定不是小西行長的家徽。
幃布中還有極似倭語的怪叫不時傳出,縱然不懂其意,也一樣聽得出口氣中的氣急敗壞。如果自己的判斷沒有錯,這大概就是牡丹峰倭軍主將所在的營帳了。
唐衛軒用手勢示意了一下身後的二十個錦衣衛,大家一同慢慢摸了上去……
幃布內的倭將尚未發覺乙密台北側本就零散的守衛均已喪命,隻是全神貫注地居高臨下緊緊盯著南麵的山道,同時在明軍時不時的炮火聲中坐立不安,不斷催促著侍衛們前去探查前方戰況,同時指揮著手中的後備戰力,全部投入到最前線,嚴防明軍一鼓作氣衝上山來。
如今,傻子都能看得出,和昨天相比,明軍今早的這次進攻,才是動真格的!
忽然,就在這帳中諸人朝著南麵望眼欲穿、心中焦躁難安之時,誰成想,身後的幃布居然同時被撕裂了十多個大口子,一群衣甲鮮明的明軍竟如凶神惡煞般,直接殺入了自己的主帳!
這……這怎麼可能?!
就在倭將周圍的眾侍衛驚慌失措之間,已有數人被砍倒在地,至死都瞪著不解的雙眼:難道這些明軍長了翅膀飛上了牡丹峰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