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幾個傳令兵飛身上馬,立刻將軍令帶往各個前線將領處。李如鬆身後的旗幟,也立刻開始左右翻舞。
不多時,明軍陣勢立刻出現了變化,李如柏部開始急速馳援南邊的含毯門。而西麵的七星門、普通門,則改由張世爵、楊元二人分兵後各自攻打。
尚未登城、仍在後麵待命的眾明軍變陣雖然迅速,而在第一線激戰的明軍卻不曉得為何自己一方的人馬為何忽然減少、甚至撤走了。
難道是久攻不下,打算撤兵了?
這片刻間的猶豫和遲疑,再加上飽經兩個時辰的槍林箭雨,攻擊普通門和七星門的明軍居然開始出現了潰逃的現象!
李如鬆見此,眉頭一皺,立刻躍馬而出,直奔向西線明軍攻城的最前線。身後的數百侍衛、親兵,包括韓千戶等一眾錦衣衛也立即緊緊相隨。
幾個敗退下來的明軍正沒頭腦地向西麵的大營方向亂竄,誰知一抬頭,迎麵衝上前來的居然是東征大軍的主將——李如鬆親自帶馬來此督戰,還未待解釋,一道寒光閃過,跑在最先的明軍士卒的腦袋已經滾落在地。。。
周圍不少也打算略向後撤的明軍立刻都注意到了親臨前線的李如鬆,望向這位手舉刀刃,躍然馬上的全軍主將,等待著繼續進攻、或是撤退的命令。
“有先登城者,重賞之!”李如鬆的聲音立刻響徹明軍陣中。
望著那顆滾落在地的逃兵頭顱,同時聽到了主將的許諾,本打算後撤的明軍也立刻再次回轉身來,奮勇攻城,前赴後繼,踏著同伴的屍體,一波接一波地繼續往城頭上衝去。
李如鬆也沒有停在原處,一拉韁繩,撥轉馬頭,繼續沿著西側的明軍陣線往來馳騁,一麵鼓舞明軍士氣,一麵率領著眾親兵緊密督戰。
見仍有明軍將領不肯竭盡全力,在倭軍的頑抗前有所遲疑。李如鬆直接向身旁的傳令兵厲聲吩咐道:“告訴張世爵和楊元,一個時辰內如果再不能攻破七星門和普通門,”稍微頓了頓,然後殺氣騰騰地說出了最後一個字,“斬!”
幾乎於此同時,牡丹峰上也開始響起了一陣大炮的響動。隨之,平壤城西北七星門的內側,也立刻傳出了倭軍的不斷慘叫。
是佛朗機炮的聲響!明軍聞聲後立刻響起一片歡呼。
看來,不僅牡丹峰已被攻克,居高臨下的大炮,將狠狠地對靠近牡丹峰不太遠的七星門內側進行狂轟濫炸!
大多數明軍幾乎已經可以看到了勝利的希望,憋足了最後一口氣,瘋狂地衝擊著城頭的倭軍防線。
而眼見牡丹峰已丟、明軍又沒有攻擊北門的打算後,原本待命在北門、隨時準備支援牡丹峰的倭軍也立刻當機立斷,直接轉而趕往七星門助守。冒著明軍的大炮轟擊,悍不畏死的倭軍精銳一波波衝上城頭,頂上了已經千瘡百孔的倭軍防線,又一次次將明軍的登城部隊逼退。。。
即便是不太懂打仗的沈惟敬,此時立在不遠處的高地上,都可以看得出來,無論是城下的明軍還是城頭的倭軍,西線的雙方如今都已是筋疲力盡,隻剩最後一口氣。
現在雙方比拚的,就是誰能頑強地撐到最後。撐到最後的一方,就能贏得勝利;而未能撐住最後一口氣的,則將功虧一簣,導致全盤的潰敗。也難怪李如鬆如此冒險,親臨城下指揮戰鬥了。
不過,李如鬆無論自身的鮮豔戰甲還是身後的一眾護衛,都是如此的顯眼,不僅明軍將士都看得到,城頭上手舉鐵炮的倭軍一樣看得清楚,如果一旦被倭軍的鐵炮所射殺。那全軍豈不是直接崩潰了嗎。。。
正在沈惟敬暗暗思索之際,城頭隨之響起一陣鐵炮齊射聲。
“砰——砰——”
而眾目睽睽下的李如鬆也在這戰況最為激烈之時,於一陣倭軍的鐵炮齊射聲中應聲而倒,竟連人帶馬,一同狠狠摔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