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火火-12(2 / 2)

“唐試百戶可在?”

幾個親兵來到唐衛軒軍帳外,翻身下馬,同時向著帳外的一個錦衣衛侍衛問道。

早已等待這一刻多時的唐衛軒,未等手下進帳通報,便已聽清了帳外的情況,一身戎裝地走出了自己的軍帳,拱手回答道:

“唐某在此。”

“李將軍召見,請唐將軍率領所部人馬,帶齊裝備,速速隨我等去見李將軍。”為首的侍衛回了一禮,隨即傳達了李如柏的命令。

“諾!”唐衛軒一邊答道,一邊心中有些驚訝,沒有想到,連自己的部屬都要帶齊裝備、一齊去見李如柏。這麼說來……難不成,今晚就要出發?!

事不宜遲,唐衛軒一麵派出侍衛開始集結部屬,一麵也將自己的行裝再次檢查了一遍。因為早有預備,李紋月已經按照唐衛軒的吩咐整理好了所有的物件。甚至連春山的行軍袋,也由李紋月在內部又加入了一層棉質襯裏,用來保暖。而唐衛軒現今身上的這身試百戶的戰袍,也在其巧手下,縫補一新,雖然仔細看去,上麵依然還能見到些斑斑血跡,以及曾被砍破過的道道傷痕,但這些痕跡,反而襯出了一股濃濃的殺氣,與曆經滄桑的古樸。

披在唐衛軒的身上,也更顯露出戰袍主人久經沙場、幾度血戰的沉穩氣魄。

眼看唐衛軒披掛整齊,即將上馬出發。李紋月似乎也預感到,唐衛軒這一去,待到回來時,想必又是傷痕累累,回想著到這些日子裏,唐衛軒對自己一直溫文爾雅、頗有照顧,李紋月眼中似乎也有些不舍。將幾個親手做好的幹糧塞入唐衛軒的行囊,又將剛剛溫好、慣了特製醬湯的水袋掛在了唐衛軒的馬鞍後,便慢慢移步到了一邊,望著唐衛軒整肅好隊伍、即將出發的身影,默默地站在帳口。

“唐將軍,”終於,李紋月還是忍不住開口道,“願您一帆風順,平安歸來。”

正專心於全軍狀態的唐衛軒,聽到李紋月細細的聲音,這才回過頭來,注意到這個精心侍奉了自己數日的侍女,微微一笑,道:“放心吧。多虧你的照料,我已經完全恢複了!”

說罷,見全軍已經待命而發,唐衛軒隨口對望著自己的李紋月囑咐道:“你多保重!”隨即一撥馬頭,領著一幹人馬,將那些鐵炮和衝鬥弩用多餘的馱馬一並帶著,在李紋月及錦衣衛其他留守將士的注視下,直直奔出了駐地,朝著開城內城疾馳而去。

李紋月站在帳口,遠遠望去,正在離去的眾騎兵隻留下一個個背影。那最先一騎、正披著耀眼戰袍的身影後,似乎還露出個憨憨的毛茸茸腦袋,在伸著舌頭,不舍得回望著自己……

很快,一百名錦衣衛,包括那名趙通譯在內,攜帶著全套裝備,騎在馬背之上,跟著最先帶路的唐衛軒,三拐兩拐,就在夜色中,即將到達李如柏在開城中的府第。

而這一路之上,不明所以的錦衣衛們,既有些莫名的興奮,又摻雜了些許不滿。按照大明律法,李如柏雖身為副總兵的高級武官,卻不似其兄李如鬆,有錦衣衛的官銜在身,所以,根本無權指揮天子的親軍——錦衣衛。因此,錦衣衛中比較心驕氣傲的將士中,甚至包括程本舉在內,對於此番連夜趕赴去李如柏的府第,多少還是有些怨言。

不過,唐衛軒卻對身後的那些小聲嘀咕,沒有任何的介意,很顯然,唐衛軒心中清楚,今天召集自己及所有部屬一同前來的,恐怕不過是借了李如柏的名頭。而實際下達這道命令的,想必就是近幾日一直秘密隱藏在李如柏府第中的東征大軍提督、外加錦衣衛指揮同知的——李如鬆。

錦衣衛的指揮同知,乃是僅次於錦衣衛中最高官職——正三品都指揮使的、錦衣衛二號人物,官居從三品。比韓千戶的正五品千戶之職,還高了足足三個品級。不要說指揮唐衛軒所部,就是找個由頭對其執行軍法,也不會有違任何法度。

片刻之後,這一隊錦衣衛騎兵便已來到目的地。將戰馬和裝備交於府門口的守衛後,一眾錦衣衛緊跟著在先的唐衛軒和程本舉,一同跨入了府門,整齊地列隊在剛進府門後的院內,等候軍令。

而領隊的唐衛軒,則被單獨召進了府第內的正廳。

唐衛軒披掛整齊地邁步入內,一眼便看到,廳內除了身著提督戰袍的李如鬆、李如柏及一幹侍衛外,廳內還有三個人,也正圍在廳內中央平鋪著的一張地圖前,談論著什麼。而這三個人,唐衛軒恰好也都認識,分別是李如鬆親兵隊的統領李如梅、遼東副總兵查大受、和幾天前剛剛見過的工部兵器司主事夏衍。

一見唐衛軒到了,幾個人便暫時停止了談論。

“參見李大帥,及諸位將軍、大人。”唐衛軒先是躬身拱手,行了一禮。而後挺身肅立,等待著自己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