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衛軒隻覺得,此番護送沈惟敬去名護屋商討議和,就好像自己成為了《三國演義》中的趙雲,跟著劉備去東吳娶親,臨行時諸葛軍師神神秘秘地給了三個錦囊,卻不知道裏麵寫的是什麼……
唐衛軒不清楚當年是否真的有這樣的事,還是羅貫中自己的虛構,但自己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真有此事,當年的趙雲,恐怕也會像現在的自己一樣,心生疑惑,卻又不得而知,恨不得早日啟行,可以一解心中的謎團。
又過了三日,唐衛軒終於等到了沈惟敬關於次日午時、從漢城南門集合出發的通知。
但唐衛軒沒有想到的是,整個議和使團中,其實也沒有幾個人。除了沈惟敬以外,也就隻有另外兩個文官,分別擔任正使和副使。原本以為是朝廷特別為此事而派來的重要使臣,但略一打聽,才知道隻是兩位隨軍的普通文官,分別叫謝用梓和徐一貫,品級並不比自己高出很多。而且,看兩人的樣子,也遠不如圓滑世故的沈惟敬精明。雖然名為此番議和的正使與副使,但和意氣風發、躊躇滿誌的沈惟敬站在一起,看上去,更像是兩個隨從一般。除了這三位使節,和各自所帶的一位照顧起居的仆人外,便是共有十人的侍衛隊。擔任侍衛隊領隊的,自然是唐衛軒,而擔任副領隊的,正如那日李如鬆所說,是老周。當唐衛軒親眼見到每一個老周所挑選出的侍衛時,幾乎一眼便可以看出,這七個人幾乎都是清一色的遼東軍精兵甚至李府親兵。
當然,還有最後一位侍衛,就是作為唐衛軒自己的親兵、女扮男裝的李紋月。隻不過,其中內情,隻有唐衛軒和老周二人知道而已。
借著出發前的機會,唐衛軒又特別將老周請到了自己的營帳中,和其商談了不少一路上需要注意的事項。同時,也從老周處,唐衛軒才第一次了解到,原來,最初要擔任侍衛隊長的,本該是老周。隻是因為沈惟敬的堅持,李如鬆才答應由自己頂替。不過,老周對此倒也毫不在意,甚至還感到鬆了口氣。一個勁兒地說,畢竟,這樣的事情,他自己也是第一次,根本沒什麼經驗,有曾陪沈惟敬獨闖過平壤的自己壓陣,反倒安心了不少。
送別了老周後,唐衛軒便正式去向韓千戶辭行。韓千戶也沒有多說什麼,大概也是提前從李如鬆處得到了什麼消息,什麼也沒有多問,隻是囑咐自己一路多加小心、爭取再立新功。當然,關於前不久東廠廠衛的事情,韓千戶似乎早已忘記,或是已經處理地一幹二淨了,對此一句話也沒有提。這也讓對此行是否有東廠陰謀、而感到心有餘悸的唐衛軒,多少放心了些。
向韓千戶告退後,唐衛軒又特別去見了一番慶功宴後一直悶悶不樂的程本舉,說明了此行的大致情況,作個臨行告別。畢竟,誰也不知道此番一去,何時、甚至到底還能否回得來。程本舉的反應,看起來十分的失落和沮喪。也不知是因為前幾日沒能連升兩級、升為百戶之事,還是此番無法和自己一同前去。
當唐衛軒再次回到自己的營帳時,李紋月不僅已經收拾好了所有的行李,甚至也已裝扮好了侍衛的模樣。仔細瞧了瞧,唐衛軒不禁笑了笑,隻覺得麵前這年輕的親兵有些俊俏,卻看不出實際是女兒身的李紋月所扮。這樣一來,也倒方便了不少。
不過,看著李紋月女扮男裝的模樣,唐衛軒忽然想起了當年在平壤城中血戰突圍時,一同帶回義州的桂百枝。當時,桂月香也為其妹做了男裝的打扮,倒也一時瞞住了唐衛軒、程本舉、老周和孫世祿四人。回想著當年的歲月,唐衛軒頗為感慨,但自隨李如鬆從義州出征以來,便再未見過桂百枝,碧蹄館之戰後、也基本未再見過孫世祿,也不知道如今桂百枝和孫世祿究竟怎麼樣了。一想到當年兩人卿卿我我的樣子,唐衛軒的心中倒也似有一股暖流緩緩淌過。
同時,這次再赴倭軍巢穴,說不定還會再見到那個一身紫色、背影婀娜的小西櫻子,也不知,這次又會是在什麼場合下的相遇……
腦袋中一邊回憶著過去的一幕幕,一邊思考著此行可能出現、遇到的各種情況,等唐衛軒躺在床上,終於有了些倦意之時,帳外的天色卻已經大亮了。
起身歎了口氣,唐衛軒便準備收拾動身。
但當唐衛軒騎著馬,帶著扮作自己親兵的李紋月,以及在馬蹄邊緊緊相隨的春山,提早一炷香時間趕到漢城南門,打算與使團一行十餘人會合時,卻被城門口的景象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