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衛軒默默地環視了一圈周圍的這一幕幕,又抬頭望了望清澈如水的天空,看著如同點綴在湛藍畫布上的幾朵粉紅櫻花瓣,心中突然平靜了許多……
也許,今日就是自己生命的終點,但至少,死在如此絕非的如畫景致中,也算是一種福氣吧……
但也不知為何,唐衛軒忽然感覺自己有些懷念還在三之丸內留守的李紋月與春山……
這時,一陣伴著恬淡香氣的春風輕輕拂過,微微吹起了唐衛軒的衣角。半空中,正有片片櫻花,隨風飄舞,似乎也在流連著這即將開始的一戰,久久不肯落地。
深吸一口氣,在無數的目光彙聚中,唐衛軒終於邁步踏上了即將決定最後勝負的比武台……
隨著唐衛軒踏出的這一步,周圍原本還有些興奮騷動的喧鬧聲,也驟然小了不少。大家屏氣斂聲,靜靜地等待著最後的對決。
剛剛踏上比武台、但暫時還手無武器的唐衛軒,先邁步走到了那個擺滿木製武器的架子前。
嗯?這……?!
在來到木架子近前,清楚地看到了木架上每件武器的規格時,唐衛軒也禁不住吃了一驚……
這一刻,唐衛軒才終於明白了,為何之前老周與崔清安挑選武器之時,會有那樣掩飾不住的驚訝之色:
在這木架之上的各式木製武器中,竟然幾乎囊括了唐衛軒所熟悉的大明軍中各式刀劍形製。有騎兵的馬刀、大小各式腰刀、佩刀,甚至……
居然還有唐衛軒最為熟悉不過的繡春刀……!
可以說,除了火器和個別一些長柄武器外,明軍所使用的各種大小兵器,幾乎都可以在這裏找到……若不是周圍的異國景致、加上這些武器都是木製的事實,唐衛軒甚至恍如自己正身在大明兵部的武器庫中,檢視著大明軍隊所用的各樣兵器……
這真是奇怪了,倭國怎麼會有明軍之中如此全的兵器式樣呢?!
猛然間,唐衛軒腦海中浮現出當初夏衍帶給自己所部的那幾箱倭軍的鐵炮,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
想必,不僅夏衍他們在研究、琢磨繳獲的倭軍火器與兵刃盔甲,倭國也同樣沒有放鬆對於大明軍隊所配備的各式武器的搜集和研究。仔細回想一下,便不難得出一個推論:在當初的碧蹄館一戰後,冒進的大明軍隊雖然成功突圍,但也有數千袍澤,連同其所用的武器,一並被遺落在了戰場之上。而倭軍在打掃戰場之時,自然也就將各式兵刃同一收繳了過去……
不僅如此,在這一刻,唐衛軒也深深感覺到了,倭國故意擺出這些在形製、比例上仿造的幾乎一模一樣的木刀木劍的深層用意。大概,就是要借挑選武器時的這個機會,通過上台的大明武者,將其早已摸清大明兵器底細的情況,看似無心地展示給大明一方。表麵上看,這樣周全地準備好大明一方常用的各式兵刃,足以展示其公平比武的誠意,與認真準備的用心,而實際上,不僅對於上台者的心理會形成一定的威懾和壓力,更是在有意展露實力,明明白白地告訴大明使團,倭國對明軍的情況了如指掌,若是無法達成滿意的議和條件、戰端再開,到時吃虧的,恐怕還是大明的軍隊……
難不成,這些天豐臣秀吉一直沒有露麵,除了正在海峽對麵圍攻晉州的緣故外,也是為了加緊趕製這些木刀木劍,為今日的比武和此番議和,再添一枚重要的籌碼……?!
盡管唐衛軒現在所站的位置,是背對著豐臣秀吉所在的那座小樓,但仿佛依然能感覺到,來自背後的那道讓人有些不寒而栗的目光。表麵溫和,實則給人以無限的壓迫感,心中禁不住騰起一陣冰冷的寒意……
這豐臣秀吉,倒也真不愧是一代梟雄。
唐衛軒一邊如此想著,一邊伸手拿起了架子上的一柄木製繡春刀。如果這是最後一戰,就還是用這把自己最熟悉的兵刃吧……
選好武器後,唐衛軒便轉過身來,走到了和佐佐木小次郎相距剛好三尺左右的地方,依照前例,先抱拳行了個平禮,朗聲道:
“大明錦衣衛百戶唐衛軒!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