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回-22(2 / 2)

而更讓唐衛軒目瞪口呆、難以置信的是,在看到沈惟敬剛剛取出的那十枚銅錢後,那倭國船夫明顯眼前一亮,立刻拿起一枚銅錢仔細打量了一番,而後竟毫不猶豫地就用手指指著這最後十枚銅錢,同時用堅定的目光看著唐衛軒和沈惟敬兩人……

很顯然,在最後一刻,這倭國的船夫,做出了一個唐衛軒做夢也想不到的決定!

原本還以為這船夫是不是理解錯了,誤以為後來的銅錢和先前的是合在一起、可以一並取走的。但在沈惟敬笑著點了點頭後,那倭國船夫便抓起了最後的十枚銅錢,一邊連連鞠躬致謝,一邊歡天喜地地走開了。而原先的那十枚銅錢,卻依舊留在甲板上、一動未動……

這——

唐衛軒明顯一時沒有緩過勁來,就算那船夫真的去選銅錢,其實也能理解。畢竟有沈惟敬之前的那番話,唐衛軒也有心理準備。或許在倭國,普通百姓就是更為偏好銅錢而不是白銀,也說不定。但為何他獨獨選了後麵的那十枚銅錢?!莫非,先前的十枚是假的不成?!唐衛軒不解地拾起了一枚先前的銅錢,左看右看,也不覺得像是私自鑄造的假幣,隻好一臉茫然地望著笑嗬嗬的沈惟敬,尋求答案。

“嗬嗬,唐將軍,我知道你要問什麼。”沈惟敬自信滿滿地捋了捋胡子,“不過,我想先問一下你,咱這大明銅錢在倭國的地位,你總該相信了吧。要不然,上岸以後,我們找個集市隨便再試一下,也可以……”

“不必了!”唐衛軒作了個揖,鄭重說道:“若非親眼目睹,在下原本的確還留有疑惑。現在卻是對沈大人深信不疑了!根本無需再試。隻是……”

“哈哈,為何他不但選了銅錢,還特意選了後麵的十枚?這個……不急!沈某一會兒再解釋給你聽。我們還是先回到剛才的話題吧……”沈惟敬似乎並不急於揭曉方才那奇怪一幕的答案,而是又回到了唐衛軒之前提出的那幾個問題,“首先,為何遠在倭國,我大明的銅錢卻能暢通無阻,而倭國的諸侯富商們卻不自己鑄錢呢?答案很簡單,因為一來鑄造不出如此質量上乘的銅錢,二來,即便造出來了,也遠不如大明銅錢更能得到廣泛的認可。”

沈惟敬深吸一口氣,指著已經越來越近的倭國說道:“唐將軍,你畢竟一直待在咱們大明,與大多數人一樣,對倭國的情況所知甚少。其實,倭國國內幾十、甚至幾百年來,都始終處於分散割據的狀況。即便有名義上的權威領袖,但實際上卻也是一直大權旁落,詔令所及、不過其京城內外數裏之地。這種情況之下,任何一個割據勢力自行鑄錢,都難以得到廣泛的普及。拿著各地諸侯豪商私自所鑄劣質銅錢的商人或百姓,一旦到達其他諸侯所在地,往往就根本無法使用。加上各地諸侯的興衰更替、以及所鑄之錢的技術和質量遠遠遜於我大明所製銅錢,即便有政令作為後盾、強製推行,最終自然也不會被大眾所接受。久而久之,也就很少有人會再去自己鑄幣,而是約定俗成地使用我大明所鑄銅錢。不僅鑄工精湛、整齊劃一、通行於倭國的各方諸侯勢力,而且還極難偽造。所以,多少年來,倭國一個諸侯的財力強弱,往往就可以看其掌握的大明銅錢的多寡!”

頓了頓後,沈惟敬又緊接著說道:“另外,你之前所問的能否用金銀替代銅錢的問題,其實答案也很簡單。黃金白銀,雖然也可以當作錢幣使用,在倭國確實也確實有這樣的情況。但是,大多也隻是在達官顯貴和富商巨賈之間使用,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金銀不免太過貴重,大多數百姓更是甚至從來也沒見過,即便偶爾見過的,大概也生怕受了欺騙或者難以花得出去。所以市井之間所進行的絕大多數日常交易,依然還是需要依賴於這小小的銅錢!也正因為如此,剛才,你自己也看到了,那倭國船夫顯然對銅錢更感興趣……”

原來是這樣……

唐衛軒點了點頭,但卻依然很不解,忍不住插嘴問道:“多謝沈大人!這個道理,我算是基本明白了。不過,唐某依然十分不能理解的是,為何剛才那船夫沒有選最初的那十枚銅錢?!”

“哈哈,你還真是心急!也罷!”沈惟敬笑著搖了搖頭,而後從袖口中又掏出一枚銅錢來,“來,你仔細看一看,這是我後麵拿出的銅錢。至於和之前銅錢的區別所在,其實,就寫在這銅錢之上……”

唐衛軒皺著眉頭從沈惟敬手中接過了那枚銅錢,又和剛才撿起的被船夫最終放棄的那先前十枚銅錢仔仔細細比較了一番,這才終於發現了二者的細微區別!

先前的那十枚銅錢上所鑄寫著的文字,乃是以當今皇上年號命名的“萬曆通寶”。

而後麵沈惟敬所掏出的銅錢上,卻赫然鑄寫著另外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