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貴神速!就按照小西大人的提議,今夜便立即收拾行裝,明日一早全軍開拔,繼續向北推進。不給明軍以任何喘息之機!”
言罷,在此戰的獲勝之後明顯自信心大增的宇喜多秀家轉頭向著藤堂高虎為首的水軍各部,下令道:
“不過,藤堂大人就不必繼續隨我等走官道北上了,請即刻率水軍各部人馬立即返回艦船,裝載好足夠大軍支撐半月之久的充足彈藥、糧草等物,沿全羅道西麵海域北上,盡快至漢城附近,與我輕裝簡行的陸上大軍準備會師城下。待得到水軍運來的補給之後,一口氣便可徹底攻陷漢城!因此,此役中各位的水軍至關重要,拜托幾位了!”
“明白。”藤堂高虎、脅阪安治等水軍各部將領隨即起身答應道,表情顯得極為輕鬆。反正海路之上已不再會有朝鮮水軍的半隻戰船趕來擋路,若是風向合適,說不定隻要三、四天時間,漢城便可揚帆而至。
不過,看著信心滿滿的藤堂高虎、脅阪安治等人,小西行長忽然提醒道:
“對了,聽說李舜臣已被再次起用為朝鮮三道水軍統製使,全麵接管了朝鮮水軍的殘部。諸位北上之時,也須小心提防此人暗中偷襲。況且,朝鮮水軍雖然喪失了戰力,但明軍是否會派出其艦隊前來助戰,也猶未可知。因此,還是謹慎一些為妙。”
“嗯……多謝小西大人提醒。”聞聽此言,一向沉穩持重的水軍主將藤堂高虎笑著點了點頭,並沒有再多說什麼。
而其身旁的脅阪安治等其他將領則不由得開懷大笑道:
“小西大人未免有些多慮了!明朝的水軍相隔十萬八千裏,恐怕幾個月內也未必到得了朝鮮。而李舜臣就剩那十來艘破船,還能做得了什麼?!哈哈哈哈,他不來找麻煩也就罷了,若是真打算不自量力地以卵擊石,正愁我們功勞還不夠多呢!到時砍了這家夥的首級,正好為當年屢屢慘死在其手上的我軍將士報仇雪恨!”
大概也是覺得隻剩十來艘戰船的李舜臣在數百艘倭軍戰艦麵前的確再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了。同時,明朝君臣此刻恐怕也還不清楚閑山島一戰中朝鮮水軍幾乎全軍覆沒的消息,應該也不會及時調撥明朝水軍不遠千裏前來助戰,所以,小西行長也就沒有再繼續多說什麼。
而宇喜多秀家則在布置完水軍的任務後,繼續對其他各部將領下令道:
“除了返回海上的水軍各部外,其餘各方人馬,則按照原定方案,隨我迅速北上、蕩平整個全羅道,各部一路上各自收斂物資,順手消滅掉任何潛在的敵軍,以免日後與明軍決戰之時腹背受敵。同時,我將盡快通知黑田長政大人的第三軍團和加藤清正大人的第二軍團等各部人馬,督促其盡快火速行軍,分頭齊進,直驅漢城城下!”
言罷,宇喜多秀家又掃視了一遍帳中諸將,緩緩地說道:
“諸位放心,南原之戰中各位的功勞,我今晚便會一一詳細寫明,盡快呈遞給太閣殿下。今後,作為此番征朝的總大將,我也將期待著各位再建新功!”
“哈衣——!”似乎是被宇喜多秀家的這最後一句話所鼓舞,也可能是因為宇喜多秀家有意提及了表功之事,原本還多少有些遲疑的眾將立即紛紛起身,齊聲答應道。
見眾將士氣高昂,身為主將的宇喜多秀家滿意地點了點頭,而這時,一旁的一名倭軍將領遲疑了一下,又輕聲問道:
“額……請問宇喜多大人,明早便動身出發的話,那些在城中抓獲的俘虜要如何處理……?”
“就地解決吧,留著他們隻會是拖累。”宇喜多秀家輕輕地揮揮手,隨即結束了這一次的軍議。
次日一早,各部人馬告別了血流成河的南原城,紛紛踏上接下來的行程。藤堂高虎等水軍各部向南返回海岸邊的戰船,準備再度揚帆起航,自海路直驅漢城。而長穀川秀久的這支人馬,本想去與加藤清正的第一軍團會合,但當得知加藤清正在從側後繞向全州城方向後,便決定繼續跟隨著小西行長和宇喜多秀家所部,一同沿著南原城北麵的官道向著全州挺進。
作為全羅道如今依然掌握在明、朝聯軍手中的最後一座大城,全州如果也能按時攻破的話,整個全羅道就將完全落入倭軍的掌控。
而就在步步為營的數萬倭軍於兩日後終於抵達全州城下,原以為和南原城一樣,接下來的幾天內又將是一場殘酷的圍城攻堅戰時,出現在眾倭軍眼前的全州城,卻竟然是一座毫無動靜、不見人影的空城……
奇怪,應該駐紮在全州的那兩千多明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