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19(2 / 2)

不過,朝鮮官軍雖然退了下去,但卻依舊沒有甘心放棄這塊已經到了嘴邊的肥肉。經過這一輪的進攻,對於城頭倭軍此刻的體力,朝鮮官軍的將領們也有了更新的認識。看這情形,倭軍倒是還的確有著一戰之力,但是從近處觀察時所看到的守軍士卒們那一個個幹裂的嘴唇,與無比憔悴、虛弱的神色,誰也不難看出來,城中的倭軍已經到了最後的強弩之末。隻要再等上幾個時辰,天黑之前,城中守軍就會渴死一半,而剩下的另一半,恐怕也再難以提得起刀來……

分析好眼前形勢之後,一名朝鮮傳令兵立刻一路小跑到了明軍中軍陣內,請求大明東征軍經略楊鎬,將這一天直到黑夜的攻擊機會,按照最初的約定,全部留給朝鮮官軍。

目睹了方才朝鮮官軍僅僅一波攻勢便被擊退的那一幕,楊鎬身邊的明軍眾將本就對其戰力倍加輕視,而對於朝鮮官軍這種占著茅坑不拉屎,自己不攻、也不讓別人上去搶功的行徑,更是大為鄙夷。一時間,多位明軍將領紛紛請纓,願為先鋒,立刻對蔚山孤城內已經疲憊不堪的倭軍發動最後一波強攻,必可將其一鼓而下!

就連身為大軍提督的麻貴,也誠懇地建言楊鎬,不應貽誤戰機、遲則恐生變化,朝鮮軍隊既然已攻擊失利,便應立即讓出攻擊位置,換上明軍,加緊攻城。退一萬步講,就算依然讓朝鮮軍來負責進攻,也應責令其即刻連續發起攻擊,既能加速倭軍的體力消耗、盡快破城,更不能給守軍任何的翻身機會!聽著經驗豐富的麻貴的這一番建議,其餘明軍眾將也紛紛點頭,嘴上雖未明說,但是心中卻都不由得讚同提督麻貴的意見。

隻是,楊鎬抬頭望了望如同已入掌中的蔚山城,似乎是帶著一股貓玩耗子、並不急於致其於死地的心態,又或者是不滿於眾將紛紛附和麻貴之意見,甚至在此刻,連一向與麻貴麾下嫡係西北軍麵和心不合的南軍將領們也有暗暗傾向於麻貴意見的趨勢,這不由引得楊鎬暗暗皺眉,沉思了片刻後,竟依然堅持己見、決定用實際的行動來維護天朝上國的信譽,由朝鮮軍繼續攻城。同時,也不知為何,竟進一步補充了一句,任其視情況,在天黑之前,自由選擇攻城的時機……

眼看楊鎬根本不聽自己的意見,麻貴也是頗為無奈,麵對此種情況,即便是身為提督,也依然受限於經略楊鎬的麻貴,隻得悻悻地退回了自己的位置,默默歎了口氣。

這時,也隻能希望一切順利,直到黃昏臨近、朝鮮官軍發動最後一擊時,可以將這孤城一鼓而下。而此刻,麻貴心中所隱隱擔憂的,已不是攻陷蔚山城的功勞到底歸於大明軍隊還是朝鮮官軍的問題,而是,最怕在這即將破城的最後一刻,再發生什麼意想不到的變化……

多年以來的沙場經曆,已讓麻貴有了不同常人的敏銳直覺,每當危機來臨前,總是會感到胸中一陣七上八下地劇烈心跳,仿佛,一閃而過的寶貴戰機,就這樣在一分一秒中,正在任其流逝,一去不複返……

不過,雖然麻貴有些提心吊膽、坐立不安,但是此刻,在蔚山城中的一萬倭軍,卻似乎依然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因為身體過於缺水,不時有城頭的士卒昏闕過去、倒地不起。隨著時間的流淌,麵對著城外嚴陣以待的朝鮮官軍,身體裏每一絲一毫的力量都仿佛抽絲剝繭一般,在不停地流失著,眼前的景象也是越來越模糊……

從清早直到午後,朝鮮官軍沒有再發動過一次進攻,但是在這樣的時間消耗中,始終盼不到援軍出現的城中守軍,幾乎已經喪失了最後的希望。唯一能做的,大概也就是保留一份尊嚴的死去了……

似乎已經意識到了注定的結局,不少武士趁著自己尚有最後一絲餘力,各自悄悄做起了切腹自盡的準備……

而就在這時,加藤清正又忽然再度出現在了內城的中央,麵對著城頭上業已達到極限的眾士卒,命令手下侍衛將城中所剩的最後一大桶水抬了出來。

眾目睽睽下,加藤清正似乎也已沒有了當日來援之時的意氣風發,甚至口吻也有些有氣無力,但還是用盡仿佛最後一絲力氣朝著倭軍眾人喊道:

“事已至此,我加藤清正寧願死在沙場之上,也不肯在此坐以待斃、等待昏倒後被敵人割去首級!諸位之中,如有願意隨我出城決一死戰、殺出一條血路突圍而出的,便請與我齊飲此水,而後殺出城去,一同共赴黃泉吧!”

隨著加藤清正的喊聲傳至每個倭兵的耳朵,眾人也終於紛紛徹底死心。

陰雲之下,這蔚山孤城的最後一刻,似乎已然來臨……

卻幾乎沒有任何人覺察到,那奇跡般轉機的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