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此,張衛乾狡黠地看了眼唐衛軒,撚了下嘴角的胡子,頓了頓後,方才直言道:
“明人不說暗話,在下也並非沒有什麼私心。雖說是同進共退,但是這率先上奏、稟明真相的功勞,在下還不打算讓給唐千戶。何況,若是讓錦衣衛比我們東廠占了先、搶去了陛下麵前的風頭,在下回頭也無法向廠公他老人家交待啊。。。”
待張衛乾說到此處,唐衛軒也是苦笑了一下。的確,照現在的情形,有東廠在前麵頂著,自己的確不用再為上書後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而擔憂了,但是也正如張衛乾所說,這首先戳破楊鎬謊報的大功一件也必定是落入東廠的掌中。相比起來,自己隨後的那份文書,與其說是另外單獨的奏報,反而更像是在一味附和張衛乾的佐證而已了。
這兩相一比較,大出風頭、並給皇帝與朝廷留下最好印象的,必然非東廠莫屬。
也難怪這家夥要當場用八百裏加急寄回文書,生怕慢了半分便被自己趕上了。。。
這樣一想,唐衛軒倒也基本了解得十分清楚,想來也沒有什麼可多慮的了。
隻是。。。
細細往進一步去想,唐衛軒心中又不禁生出了幾分隱隱的寒意。這原本對楊鎬還大力支持的東廠和張衛乾,如今竟然說翻臉就翻臉,實在是出人意料。更加詭異莫測的是,在外人看來,雖然表麵上這代表東廠的張衛乾還依舊笑容滿麵地裝作繼續堅定支持著楊鎬,甚至不惜先用一封象征性的文書草稿來表明其不變的立場,以暫時迷惑楊鎬本人、讓其不覺有異,但在背後,卻又如此狠狠地插了對方一刀,甚至將全部罪責一股腦地幹脆全部推到了楊鎬一個人的身上。。。
想到這裏,唐衛軒對於東廠的冷酷無情,不由得又有了新的體會。
而這時,似乎從唐衛軒的沉默表情中讀透了其內心的想法,張衛乾又再度開口道:
“嗬嗬。。。說來,這楊鎬楊經略也還真是個扶不起的阿鬥。難得廠公他老人家之前對其如此看重,好不容易明裏暗裏替其爭到了這個東征大軍經略的要職。到頭來,不僅搞成了臨陣脫逃、大敗而歸的結果,甚至還好意思讓我們東廠繼續替他遮醜,幫著一起蒙蔽朝廷和皇上。哼!這廝也不想想,如此慘重的死傷,紙裏包不住火,何況又是在國門之外,怎麼可能瞞得住?!這種飯桶若再不舍棄的話,隻怕他會搞出更大的禍患來。早早查辦,於國於民於我們東廠和如今的戰局,也都是件好事!”
對於張衛乾這番聽起來像是肺腑之言的話,唐衛軒不置可否。但說到盡快撤換楊鎬,唐衛軒雖一言未發,但心中倒也是支持的。
隻是。。。
忽然間,唐衛軒似乎又想到了些什麼。甚至,這樣一想,或許,自己接下來的戰報文書中,可以比張衛乾的那份提出一些更加長遠的切實建議。。。
而就在這時,隻見張衛乾稍稍前傾著身子,又湊近了些說道:
“唐兄,其實,這查辦楊鎬的功勞在下雖然沒有跟你和錦衣衛留下多少。但是,還有件要緊的事情,我卻在文書中隻字未提,也算是留給唐兄你,大可以做一做文章。。。那就是,此後的戰局,到底該怎麼辦。。。”
“哦——?”
唐衛軒略有些詫異地抬頭看了眼張衛乾,這家夥好像真的可以看穿人心一般,自己剛剛同樣想到了這點,竟然又被其不失時機地點了出來。。。
隻聽張衛乾繼續一板一眼地分析道:
“你想,你我二人分別代表著前線督戰的東廠和錦衣衛,這一上書,經略楊鎬肯定是待不下去了,撤職查辦、追究罪責自不必說。而與此同時,提督麻貴在蔚山城這一戰中,也是威望受損,導致如今軍心不齊,這在日後也會是個大問題啊。朝廷不了解前線情況,少不了想參考一下咱們在前線督戰的東廠或錦衣衛的意見。尤其是,這接下來可以指揮全軍的主將合適人選。。。”
一聽到合適的主將人選,唐衛軒的心中,自然立刻想到了一個久違之人——
李如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