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餘的戰船之上,情況也基本是大同小異:由於登船之後,船體的重量也相應加重,本應漂出海麵的戰船,又再度因為船身下沉而卡在了礁石之間。而爭相逃命的明軍在相互拔刀的爭搶之間,基本誰也未能逃得出去。麵對緊追而來的倭軍,絕望之下,盡管有的還能勉強一戰,但最終也不過是個被殺或被俘的下場。
與此同時,不僅僅是唐衛軒望見了這慘痛的一幕,其餘喘過氣來的陣中士卒們,也大多望見了海岸邊潰兵們那血淋淋的教訓。一時之間,誰也說不出話來。。。
眼看之前擅自脫離陣型的潰兵們轉眼之間,在岸邊的戰船上已快被消滅了近一半,而剩下的那些也最多不過再堅持一炷香的功夫而已,唐衛軒舉目四望,選擇了不太起眼、僅僅停了四五隻空船的一個角落裏,立即轉身對著圓陣內的士卒們下令道:
“全軍聽令,結陣向東南角撤退——!”
下完這道軍令之後,唐衛軒又想起了什麼,繼續補充了一句道:
“到達岸邊後,一齊在水中推動船隻,不得登船!但有違令擅自登船者,也包括我本人在內,一律就地處斬!”
“諾——!”
眾人立刻齊聲回應一聲。
因為剛剛那擺在眼前的一幕,即便是再心懷獨自逃生之念者,也是十分的清楚:若是爭相登船逃命、導致無人推動戰船,最後的結果無疑是誰也別想逃得出去
!此刻,隻有齊心合力均在水裏推動戰船,待推出了淺灘的礁石之後,再行登船,才有成功逃生的一線生機!
因此,對於唐衛軒所說得這道不得擅自登船、違令者斬、甚至自己也不例外的軍令,眾人也是心悅誠服、打心眼兒裏讚同。
趁著追殺其餘潰兵的倭軍大隊人馬一時還顧不上唐衛軒所率領的這塊“硬骨頭”,明軍圓陣再度開拔,盡量選擇敵軍較少的路徑、避開戰鬥激烈之處,迅速向著唐衛軒所指的東南方海岸角落處快步前進。。。
“一、二、三,推——!”
“一、二、三,推——!”
。。。
齊心協力的號子聲中之下,東南角的這四五艘空無一人的戰船很快便被分別推入水中、並慢慢地越過了不少潛藏在水中的礁石。因為並沒有一個人擅自登船,所以不僅推動起來相對輕鬆一些,就算遇到實在難以推過去的礁石屏障之時,也可以靠著站在水中眾人共同上舉的力量,將船硬是扛起來、抬了過去。。。
自始至終的過程中,唐衛軒則引著一支人馬在岸邊為眾人殿後,阻擋著三三兩兩前來騷擾的倭軍追兵。同時,也好在倭軍主力大多還在忙著攻打其他戰船上潰不成軍的其他明軍敗兵,一時並未注意到,此處這幾條即將逃出海岸的漏網之魚。。。
但是,很快,好景不長,還不待唐衛軒所部將戰船完全推出遍布礁石的淺灘區域,擊潰了其餘戰船上逃亡失敗的明軍、甚至抓住一些明軍俘虜之後,依然意猶未盡的倭軍便隨即注意到了唐衛軒所率的這支人馬。無須倭軍將領的督促,便立刻從四處哇哇大叫著殺奔而來——
“唐將軍——!”而這時,在水中的程子頤也朝著岸邊的唐衛軒大喊道,“船就快推到。。。啊。。。呸。。。咳咳。。。推。。。推到腳下快夠不到底的距離了——!”
說話之間,程子頤大概也是因為隨著深入海中、水麵已漲到了自己的脖子處,不小心還被拍過來的海浪給嗆了口水。。。
聽聞這話,唐衛軒立刻率領著其餘在岸邊留守的將士一同入水,分別趕到了幾艘船的附近,抓著船的外沿,繼續向大海深處繼續推動。
可是,盡管追兵一時還沒有趕到近前,但唐衛軒等人卻很快遇到了一個極為尷尬的問題:
由於腳下已夠不到水底,所以即使在水中浮力抵消了一部分將士們身體的重量後,還是有一部分重量通過抓著的船沿而壓在了船體之上,眼看距離駛出淺灘僅有這幾乎是最後一步之遙了,但是船身卻牢牢地卡在了最後幾塊礁石之上。任憑眾人在水中使出最後的力氣咬著牙努力推動,但頂著一輪接著一輪撲向岸邊的巨大海浪,幾艘戰船依然死死地卡在了這即將跨入安全地帶的位置上,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而就在這時,轉瞬之間,不甘心放過唐衛軒所部的後續倭軍已經大量隨之衝入了水中,嘩啦啦的攪動海水聲、與刀劍相碰之聲混雜在一起,從最側翼的那艘船處傳來——
很顯然,倭軍追兵不僅追了上來,並且已經開始向這五艘戰船的其中一艘發起了凶猛的進攻!
形式已是萬分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