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的時候,有一位禾山無殷禪師。他自幼就在福建的雪峰山出家,受過具足戒之後,就遍參諸方,得法於九峰道虔禪師。
有一天,禾山禪師對學僧們開示說:“習學謂之聞,絕學謂之鄰,能夠過這二關的學習,才能進入真正的悟道。”
這時有位學僧問道:“老師,請問什麼是開悟的境界?”
禾山禪師拿起柱杖回答:“要懂得打鼓。”
學僧不明就裏,再次提問:“那打鼓與悟道的真諦有什麼關係?什麼叫真諦呢?”
禾山禪師仍然回答道:“就是懂得打鼓。”
學僧很無奈,於是避開前麵的問題,又提出新的疑惑:“禪師,什麼是非心非佛?”
禾山禪師依然說:“還是要懂得打鼓!”
“對一個已經開悟的人,禪師如何接引呢?”學僧不死心,依舊繼續追問。
“懂得打鼓!”禾山禪師直截了當地說。
養心法語
禾山禪師以一句“懂得打鼓”,引導禪僧參究禪法的奧義。然而,修行的深淺,如人飲水,悟者的心境,難以用言語表明清楚。因此,禾山禪師不得不用鼓聲的生滅點撥學僧,悟道的玄旨是在聲塵言論之外。
悟道者懂得打鼓,能會得鼓聲之外的“無聲世界”,因為禪是離心絕相,截斷眾流,於無有議論處,方是自證自覺的下手處。
悟的境界,如何能說得出口呢?因為這是直下意會的境界。所以,禾山禪師對於學僧的參問,四次都答以:“解打鼓!”無奈學僧仍是無法意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