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一位名叫仁德的禪者,來到廬山歸宗寺參禮歸宗智常禪師,歸宗禪師開口便問:“你從哪裏來?”
仁德恭敬地回答:“學人從陝西的鳳翔府來。”
歸宗禪師再問:“既然你從鳳翔來,你那自在翱翔的心帶來了嗎?”
仁德很快地答道:“帶來了。”
歸宗禪師問他:“在什麼地方?”
仁德也不開口,隻是將雙手高舉,做出從頭頂捧物的姿態,再呈獻到歸宗禪師的麵前。
歸宗禪師哈哈一笑,也舉起雙手做出接受他奉獻的樣子,然後再往後拋出去。
仁德看了歸宗禪師的舉動,愣了一下,當下無言以對。
歸宗禪師搖搖頭,喝斥他說:“可惜呀!你這個野狐禪,你光是會飛,但沒有一個目的地,你落於何處呢?你應該在飛翔之外,找一個地方住於禪定,才能真有所得啊!”
仁德禪者至此豁然有省,歡喜禮拜,從此留在歸宗禪師座下參學。
養心法語
禪者,也不隻是一些空慧、想法,還是要安住於禪定。所謂“止觀”,觀是慧,止是定,你光是會飛翔,不能安住,沒有把目的表達出來,終不是究竟啊!
所以,歸宗禪師才開示他說,你隻是有了禪沒有定,有了觀沒有止,必須止觀雙運,禪定一如,才是一個真正的禪者。因此,在行家的麵前,隻要一開口,就知道你有沒有。禪的悟心,雖然我們不盡了然,但是,在真正禪者的麵前,卻是瞞不過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