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的家教智慧30(1 / 3)

第十章 賞識孩子,激發孩子的潛能

賞識在詞典裏的解釋是:欣賞、讚賞,認識到別人的才能或價值而予以重視或讚揚。賞識教育是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的教育。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的過程,蘊含了世界上最快樂、最有效的教育奧秘,那就是所有父母百分之百地相信自己的孩子行,承認差異、允許失敗,隻問播種、不問收獲,隻求付出、不求回報的無私的愛!它是一種積極的心態,更是一種堅定的信念。正是這種愛讓每個孩子學說話、學走路時都處在一種快樂、幸福的天才狀態。本章內容就是圍繞賞識教育展開的,就是要父母將這種愛延續到孩子成長的一生,普及到成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去,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孩子自己的事情,鼓勵他們自己去完成

每個孩子都是神聖的,猶太家長除了教育孩子認識自己外,還教育他們學會展示自己,在現實的生活中,當家長們看到了別人家的孩子表現傑出的時候,有不少父母常會埋怨自己家孩子表現不好一無是處。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是非常有潛在才能的。父母要能夠想方設法的發揮出孩子的潛能,給其日後成材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父母應當盡力去做的事。讓孩子學會表現和展示自己,這樣才能更有助於孩子的發展和成長。很早以來猶太人在展示自己的強項這一方麵就做的就是很好。

一個安息日的午後,羅馬皇帝去拜訪一位要好的拉比朋友。皇帝事先並沒有與拉比打招呼,但皇帝去了後在拉比家裏渡過的還是很愉快。就在吃晚飯的時候,餐桌的邊上還有人在唱著聖歌,或者談些塔木德上麵的事。皇帝非常的高興,臨走時,表示下個星期二還要來訪問。下個星期二到了,等到皇帝還沒來時,人們就事先已經作好了準備。將最好的食物和器具都擺了出來,安息日時休息的仆人們這時候也也出來侍候這位皇帝,上次因廚師休息隻好吃涼菜,這次不同,有很多現作的熱菜肴和新鮮的點心。盡管如此,皇帝還是覺得上個安息日吃的東西好吃有味道,於是,就問拉比:“上次菜裏用了什麼香料?”拉比回答說:“尊敬的羅馬皇帝,您沒有辦法拿到那種香料。”皇帝很急的樣子自負地說:“不可能,不管什麼香料我都可以得到手。”拉比說:“皇帝隻有‘猶太安息日’這種調味料,不管羅馬皇帝您怎樣地使勁也弄不到手。”

有一次,有位拉比來到羅馬,正好看到街上新貼出了一張布告,上麵寫著:“王妃最近遺失了一副價值連城的首飾。如有人在30日內找到首飾並且送還,將給予重賞;隻30日後被發現持有此物者,將處以刑法。”後來,這位拉比於無意中發現了這副首飾。不過,他沒有立即送還王妃,而是一直等到第31日,才來到王宮,當麵送還。王妃喜悅過後,問他:“30天前貼出布告時,你有沒有在這裏?”拉比說:“我在這城裏。”王妃臉色一變:“過了30天才送來,你知道這麼做會有什麼後果嗎?”拉比坦然地回答道:“我知道。”王妃覺奇怪:“那你為什麼要保管到第30天呢?如果昨天或者更早送來的話,你可以得到重賞,難道你不想要得到重賞嗎?不想要自己的生命了?”拉比凜然正色說道:“如果有人在30天內送還您的話,王妃會認為這個人是畏懼您的還是對您有敬意?我想告訴您的是,我到今天送來決不是畏懼您,我所畏懼的是神。”工妃聽後,連忙改容,說道:“那麼,我應該對具有這種偉大的神的你,表示深深的敬意。”

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在很多時候會在孩子不經意間,向孩子們展示自己多麼的有能力、有魄力、有氣力。例如:說出一些這樣的話:“你怎麼回事把房間搞得這麼亂”,“你怎麼把衣服給穿反了”等類似的話,都會向孩子們心理上暗示,顯示孩子們是多麼的無能,是多麼的缺乏經驗。父母這麼做就會使孩子們慢慢地失去了做事和生活的信心,失去了自己再去積極努力和去探索去追求、去鍛煉自己的自覺性和追求的興趣,同時,他們也會忘記通過各種磨煉才能夠成就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成功和有用的人!

教育父母:

一般隻要看到孩子顯示出要自己為自己做事情的時候,就鼓勵讓他們自己去完成。而且還要多多鼓勵他們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事實上,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很多,要比家長想象到的要多的多。他們因為缺乏生活經驗,很多時候需要家長的幫助、監督、鼓勵和訓練,所以父母要必須向他們提供這些幫助和服務。家長是沒有權力為他們做所有的事情,也沒權力製止他們做事情的熱心。在孩子的幼年階段,麵對著大千世界,他們常常感到束手無策。但是,在他們長大以後,仍然是需要勇氣進行各種各樣的嚐試。因此,要教育他們學會展示和表現自己,這樣的話,才能讓他們更適應這個社會,使他們更好的融入到這個世界。要適當地來培養、鼓勵孩子做事情的能力。隻有這樣,孩子們才能將事情做好,將來才能成為有用之材,才能在今後的社會當中立足!

鼓勵孩子,用發展的眼光看他們

猶太人認為:孩子是發展中的孩子,凡事發生後要多往好處想,有一些父母往往是因為自己的孩子不夠聰明,而對孩子感到失望,有的父母甚至把這種情緒“傳染”給孩子,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對自己也變得沒有信心。殊不知,這種做法隻會讓孩子的情緒更加消極,久而久之,就會思維僵化、反應遲鈍。事實上,人類實在無所謂天才。一個天才兒童的智力水平與平常兒童的智力水平,在多數情況下差不太多。愛迪生曾說天才是努力加上嚐試。作為家長應該常常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概念,認為孩子到了某種年齡,才能做這類事情。但是,往往孩子在那個時刻已經是可以做得很好,但是很多父母卻人為地推遲了他學會本領的時間。而且最關鍵的是父母的這種做法會使孩子失去信心,懷疑上自己的能力,減弱他們的進取心,這種作用將會對孩子的一生都有消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