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空想隻會使人一事無成
唐朝百丈懷海禪師,承繼開創叢林的馬祖道一禪師以後,立下一套極有係統的叢林規 矩-百丈清規,所謂‘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即是此意。百丈禪師倡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生活。曾經也遇到許多的困難,因為佛教一向以戒為規範的生活,而百丈禪 師改進製度,以農禪為生活了,甚至有人批評他為外道。因他所住持的叢林在百丈山的絕頂,故又號百丈禪師,他每日除了領眾修行外,必親執勞役,勤苦工作,對生活中的自食其力,極其認真,對於平常的瑣碎事務,尤不肯假手他人。 漸漸的,百丈禪師年 紀老了,但他每日仍隨眾上山擔柴、下田種地,因為農禪生活, 就是自耕自食的生活。
弟子們畢竟不忍心讓年邁的師父做這種粗重的工作,因此,大眾懇請他不要隨眾出坡 (勞動服務),但百丈禪師仍以堅決的口吻說道: ‘我無德勞人,人生在世,若不親自勞 動,豈不成廢人?
弟子們阻止不了禪師服務的決心,隻好將禪師所用的扁擔、鋤頭等工具藏起來,不讓他 做工。百丈禪師無奈,隻好用不吃飯的絕食行為抗議,弟子們焦急的問道為何不飲不食?
百丈禪師道:既然沒有工作,那能吃飯?弟子們沒辦法,隻好將工具又還給他,讓他 隨眾生活。百丈禪師的這種: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也就成為叢林千古的楷模!
兩個旅行中的天使到一個富有的家庭借宿。這家人對他們並不友好,並且拒絕讓他們在舒適的客人臥室過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給他們找了一個角落。當他們鋪床時,較老的天使發現牆上有一個洞,就順手把它修補好了。年輕的天使問為什麼,老天使答到:“有些事並不象它看上去那樣。”
第二晚,兩人又到了一個非常貧窮的農家借宿。主人夫婦倆對他們非常熱情,把僅有的一點點食物拿出來款待客人,然後又讓出自己的床鋪給兩個天使。第二天一早,兩個天使發現農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們唯一的生活來源——一頭奶牛死了。年輕的天使非常憤怒,他質問老天使為什麼會這樣,第一個家庭什麼都有,老天使還幫助他們修補牆洞,第二個家庭盡管如此貧窮還是熱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卻沒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有些事並不象它看上去那樣。”老天使答道,“當我們在地下室過夜時,我從牆洞看到牆裏麵堆滿了金塊。因為主人被貪欲所迷惑,不願意分享他的財富,所以我把牆洞填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來召喚農夫的妻子,我讓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並不象它看上去那樣。”
有些時候事情的表麵並不是它實際應該的樣子。如果你有信念,你隻需要堅信付出總會得到回報。你可能不會發現,直到後來……
假事物可能迷惑你的耳目,但決不能讓它迷惑你的心靈。堅持真理,崇尚科學,我們才能對世界有真實的認識。
學生們向蘇格拉底請教怎樣才能堅持真理。蘇格拉底用手指捏著一個蘋果,慢慢地從每個同學的座位旁邊走過,一邊走一邊說:“請集中精力,注意嗅空氣中的氣味。”
然後,他回到講台上,把蘋果舉起來左右晃了晃,問:“哪位同學聞到了蘋果的味兒?”
有一位學生舉手回答說:“我聞到了,是香味兒。”
蘇格拉底再次走下講台,舉著蘋果,慢慢地從每一個學生的座位旁邊走過,邊走邊叮囑:“請同學們務必集中精力,仔細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
稍停,蘇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學生中,讓每位學生都嗅一嗅蘋果。這一次,除一位學生外,其他學生都舉起了手。
那位沒舉手的學生左右看了看,慌忙也舉起了手。
蘇格拉底臉上的笑容不見了,他舉起蘋果緩緩地說:“非常遺憾,這是一個假蘋果,什麼味兒也沒有。”
少條件就創造條件
◆ 奧裏森?馬登給青年人的忠告:如果你缺少成功的條件,不要自暴自棄,而應該去創造條件。成功人士都是這樣做的。如果你想成功,你必須也要這樣做。
成功是需要很多條件的,比如,健全的體魄、聰明的頭腦、堅忍不拔的精神等,但這些條件並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的。一個成功者,首先就在於,他從不苛求條件,而是竭力創造條件。
博迪是法國的一名記者,在1995年的時候,他突然心髒病發作,導致四肢癱瘓,而且喪失了說話的能力。被病魔襲擊後的博迪躺在醫院的病床上,頭腦清醒,但是全身的器官中,隻有左眼還可以活動。可是,他並沒有被病魔打倒,雖然口不能言,手不能寫,他還是決心要把自己在病倒前就開始構思的作品完成並出版。出版商便派了一個叫門迪寶的筆錄員來做他的助手,每天工作6小時,給他的著述做筆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