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想法更要有做法28(1 / 3)

4.信心和自強,行動才有效

自信吧,沒有自信,活得好累。做個自信的人吧,自信會使你堅定無比。真的,自信的感覺真好。

俄羅斯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赫爾岑年輕時,有一次,他的一位女朋友請他去參加一個音樂會。音樂會沒開始多長時間,赫爾岑就用雙手堵起耳朵,低著頭,滿是厭倦之色。

女朋友看到赫爾岑這樣,很是奇怪,問他:“難道你不喜歡聽音樂嗎?怎麼音樂一響你就成了這副樣子。”

赫爾岑搖了搖頭,說:“這種怪異、低級的樂曲有什麼聽頭?”

“你說什麼?”女朋友大叫起來,“天啊!你說這音樂低級?你知不知道,這是現在社會最流行的音樂!”

赫爾岑心平氣和地問:“難道流行的一定好嗎?”

“那當然,不好的東西怎麼會流行呢?”女朋友反問。

“那按你的意思,流行感冒也是好的羅?”赫爾岑微笑著回答。

女朋友頓時啞口無言。

習慣點撥:

自信的人,東西南北風都刮不倒,即便是龍卷風也一樣。

相信自己是第一

在生活中你敢不敢說“我是第一”?這個問題的回答並不困難。如果你是個渴望成功的人,肯定回答:“當然,我就是第一!”

那為什麼一定要是第一呢?

因為你本來就是第一。至少,你要在意識中播種爭第一的信心,這樣,你的個性才會真正成熟起來。記住!生活需要個性。

無數受人尊敬的成功者,都曾經宣稱自己是第一。是不是第一無須追究,關鍵是他們的確取得了成功。基安勒的故事對你一定會有所啟發。

基安勒很小的時候隨父母從意大利到了美國,在汽車城底特律度過了悲慘的童年,痛苦和自卑成為他的不良印痕。他那碌碌無為的父親告訴他:“認命吧,你將一事無成。”這個說法令他沮喪,他老是想著自己苦悶的前程。有一天,母親告訴他:“世界上沒有誰跟你一樣,你是獨一無二的。”從此,他燃起了希望之火,他認定自己是第一,沒人比得上他。

自信奠定了成功的基礎。當他第一次去應聘,這家公司的秘書要他的名片時,他遞上一張黑桃A。結果立刻得到了麵試的機會。經理問他:“你是黑桃A?”

“是的。”他說。

“為什麼是黑桃A?”

“因為A代表第一,而我剛好是第一。”

於是他被錄用了。

想知道後來的基安勒嗎?他成功了。真的成了世界第一。他一年推銷1425輛車,創造了吉尼斯紀錄。怎麼樣?第一的威力厲害吧?基安勒每天臨睡前都要重複幾遍說:“我是第一。”然後才入睡。這種鼓舞性的暗示堅定了他的信心和勇氣,使他的個性得到了有力的強化。

記得拿破倫有這樣一句格言;“不可能,這三個字隻有在愚人的字典裏才能找得到。”這句格言就是我以前的印證,曾經的我是個不折不扣的‘愚人’。平凡的外貌以及別人的否定,把我徹底打入了自卑的冷宮裏。從此“怕”字便成了我生活的主流,怕被嘲諷、怕被批評、怕被別人看不起……我的人生自此變成的灰色,整日在驚慌恐懼中掙紮著。

一天,一個精彩的世界展現在我麵前,它包羅萬現、妙趣橫生,深深吸引著我,這就是迷人的網洛世界。網上豐富的圖書資料,增加了我的知道內函和文化修養、快速準確的資迅,使我站在時代潮流的最前端、大量的網洛新聞,讓我可以最先得知得知國內外的大小事件、精典的音樂網站,是我解除疲勞放鬆心情的好地方、奇妙的聊天室,為我增加了很多的談得來的朋友。是網絡為我的生命重新賦予了新的內函注入了自信的血液。在這個世界裏我盡情的遨遊才發現,原來我的人生也可以是彩色的,我也可以大聲地說;“我能夠做到。”

有人說能力和自信是成正比的,現在的我言之有物,談吐風趣,再也不會吞吞吐吐,讓人覺得乏味。現在的我敢想敢做,再也不會詹前顧後。現在的我遇事有主見,再也不會驚慌失措等待著救世主的來臨,因為我有網絡這個強大的後盾。網絡有著千變萬化的很多麵,有時它會像一名優秀的老師,為我貫輸大量的文化知識、有時它更像一位嚴厲的老師傅,會手把手的教我工作上的技術和經驗、大多數的時候它會做你最好的朋友,為你出謀劃策,給你莫大的幫助。我熱愛網絡,正如熱愛新生的我。

一座架往世界各地的橋梁、 一位可以幫你實現夢想的朋友、一個可以把整個世界展現給你的神奇寶貝。

君子以自強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客觀世界不斷地向前發展,社會不斷地前進,因此有誌者必須不斷地自強,不斷地更新自己。正如文天祥所說:“君子之所以進者,無法,天行而已矣。”

前蘇聯火箭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1857~1935)10歲時,染上了猩紅熱,持續幾天的高燒,引起了嚴重的並發症,使他幾乎完全喪失了聽覺,成了半聾。他默默地承受著孩子們的譏笑和無法繼續上學的痛苦。他的父親是個守林員,整天到處奔走。因此教他讀書寫字的擔子就落到媽媽身上。通過媽媽耐心細致的講解和循循善誘的輔導,他進步得很快。可是當他正在充滿信心地自學時,母親卻患病去世了,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使這個少年陷入了極大的痛苦。他不明白,生活的道路為什麼這麼難?為什麼這麼多的不幸都落到了他的頭上?他今後該怎麼辦?父親撫摸著他的頭說:“孩子,要有誌氣,靠自己的努力走下去!”是啊!學校不收、孩子們在嘲弄,今後隻有靠自己了!

年幼的齊奧爾科夫斯基從此開始了真正的自學道路。他從小學課本、中學課本一直讀到大學課本,自學了物理、化學、微積分、解析幾何等課程。就這樣,一個耳聾的人,一個沒有受過任何教授指導的人,一個從未進過中學和高等學府的人,由於始終如一的勤奮自學、刻苦鑽研,終於使自己成了一個學識淵博的科學家,為火箭技術和星際航行奠定了理論基礎。

齊奧爾科夫斯基的成功之路,正是自強不息含義最好的詮釋。一個人隻有具備了自強不息的精神,才能有所進步,哪怕他再怎麼才疏學淺,隻要他自強不息,也終有成功的那一天。 堅持自己的夢想

不論做什麼事,相信自己,別讓別人的一句話將你擊倒。

傑克的朋友叫蒙提·羅伯茲,他在聖思多羅有座牧馬場。傑克常借用他寬敞的住宅舉辦募款活動,為幫助青少年的計劃籌備基金。

上次活動時,蒙提在致詞中提到:“我向傑克借用住宅是有原因的。這故事跟一個小男孩有關,他的父親是位馬術師,他從小就必須跟著父親東奔西跑,一個馬廄接著一個馬廄,一個農場接著一個農場地去訓練馬匹。

由於經常四處奔波,男孩的求學過程並不順利。初中時,有次老師叫全班同學寫報告,題目是‘長大後的誌願’。

那晚他洋洋灑灑寫了7張紙,描述他的偉大誌願,那就是想擁有一座屬於自己的牧馬農場,並且仔細畫了一張200畝農場的設計圖,上麵標有馬廄、跑道等的位置,然後在這一大片農場中央,還要建造一棟占地4000平方英尺的巨宅。

他花了好大心血把報告完成,第二天交給了老師。兩天後他拿回了報告,第一頁上打了一個又紅又大的F,旁邊還寫了一行字:下課後來見我。

腦中充滿幻想的他下課後帶著報告去找老師:‘為什麼給我不及格?’

老師回答道:‘你年紀輕輕,不要老做白日夢。你沒錢,也沒家庭背景,什麼都沒有。蓋座農場可是個花錢的大工程,你要花錢買地、花錢買純種馬匹、花錢照顧它們。你別太好高騖遠了。’接著老師又說:‘你如果肯重寫一個比較不離譜的誌願,我會重打你的分數。’

再三考慮好幾天後,他決定原稿交回,一個字都不改。他告訴老師:‘即使拿個大A字,我也不願放棄夢想。’”

蒙提此時向眾人表示:“我提起這故事,是因為各位現在就坐在200畝農場內,坐在占地4000平方英尺的豪華住宅中。那份初中時寫的報告我至今還留著。”他頓了一下又說:“有意思的是,兩年前的夏天,那位老師帶了30個學生來我的農場露營一星期。離開之前,他對我說:‘說來有些慚愧。你讀初中時,我曾潑過你的冷水。這些年來,我也對不少學生說過相同的話。幸虧你有這個毅力堅持自己的夢想。”’

習慣點拔:

自己拿定主意,追隨自己的夢想。隻要有毅力和恒心,最終美夢會成真。

做人首先應該自立自強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個人都在求生存、求發展,然而由於每個人的觀念不一樣,所以,對自己的要求也不一樣。有的人能做的事情也不去做,也說不會做,依賴性太強,隻想著依賴家長,依賴別人;有的人沒誌氣,缺乏上進心,整天疲疲塌塌不得過且過;有的人經不起一點困難和挫折,不能知難而進,總是知難而退;有的人玩心太重,玩起來勁頭特別大,靜下來工作就會無精打采,潦草、甚至曠工不做。這些人,談何自立自強?

自立自強就是不依賴別人,不安於現狀,勤奮,進取,靠自己的勞動生活,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斷向上。以此獲得精神與物質的滿足。自立自強是良好的品質,可貴的精神。自立自強的人,不論在工作,學習還是在生活上,凡是能自己幹的,都不會依賴別人,把依賴別人、不思進取、不努力看作是沒有出息的表現,是不光彩的行為,將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的美好生活和獲得事業的成功看作是一種莫上的光榮。

自立自強的人懂得做人的道理,知道生存的原則,明白如果不自立自強,總有一天會被社會所淘汰,而自己也不可能豐富生命的體驗。如同豬一樣,堅持自立自強的思想,一代一代的豬才能生存下來。

很小的時候,她也像別的孩子一樣,擁有許多美好的夢想。其中,她的最大夢想就是上學讀書,可是,她卻從來都沒有得到走進校門的機會。原來,在5歲時,她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癱,變成了一個殘疾兒童。但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麵前,她卻沒有沮喪和沉淪,而是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疾病做鬥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

她,就是張海迪。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她卻能發憤學習,學完小學、中學的全部課程,自學了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在莘縣期間她無償地為人們治病一萬多人次,受到人們的熱情讚譽。知識是一筆財富。忍著病痛,刻苦學習的張海迪終於擁有了自己的財富。憑著這筆財富,她終於自學成才,取得了成功。

1981年12月,《人民日報》首次報道了張海迪的事跡;1983年2月,張海迪被山東省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優秀共青團員”稱號。還曾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自強模範等稱號。

1983年海迪開始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她以頑強毅力克服病痛和困難,精益求精地進行創作,執著地為文學而戰,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絕頂》。散文集《鴻雁快快飛》、《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翻譯作品《海邊診所》,《麗貝卡在新學校》、《小米勒旅行記》,《莫多克――一頭大象的真實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會上在青少年中引起很強的反響,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已在日本,韓國出版。

張海迪的事跡廣為流傳,要是換成你,這樣艱難會不會感到非常痛苦,甚至想要哭泣呢?

可是,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張海迪卻沒有因此而哭過。她說:“我這些年來從沒有為病痛哭過,讓自己哭的是為那些熱心關愛自己的人!”

我們處在一個充滿挑戰、激烈競爭的時代,如果我們不具備自立自強的品質就很難生活得有意義。象張海迪,如果她選擇依賴父母,依賴國家幫助也在情有可原之中,那樣的她,隻能是作一個附身蟲般的生活。但是她選擇了自立自強,雖然吃了不少的苦,受了眾多的磨難,最後,她成功,她的生命更具有非凡的價值。

作為一個人,如果沒有自立自強的精神,不依靠自己解決問題,不能獨立地走出困境,敢於麵對挑戰,他就無法適應這個社會,就有可能被淘汰;而作為一代人,如果沒有自立自強的精神,國家就無法強大,作為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立自強的精神,這個國家就很難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要重視從小培養孩了自立自強的精神,培養孩了富有開拓精神、創新精神,成為自食其力的人,培養他們自己動手修理、到外邊參加勞動的習慣。不管貧富,都要培養。美國的中學生有句口號:“要花錢自己掙!”他們要孩子分擔家裏的割草、粉刷房屋、簡單木工修理等活計。此外,還要外出當雜工,出賣體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機,冬天幫人鏟雪,秋天幫人掃落葉等。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具備這種能力和精神才能適應市場經濟。如同豬爸爸和豬媽媽教育小豬一樣,讓小豬自食其力,獨自生活。

劉女士,40歲,丈夫提出離婚。家庭出現了危機。她認為自己做了十多年的全職太太,放棄自己的事業,每天打理老公兒子的生活起居,辛辛苦苦為家做了很多卻得不到丈夫的認可,百般痛苦,吃不下睡不著,受到嚴重打擊。

痛苦反思後,她決定離婚,既然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她也不再依附於別人,不再這樣沒有自我的活下去,她堅信,沒有過不去的坎。

脫離社會15年,這個年齡很難找一份合適的工作。但她下定決心,不怕累不怕苦,不再緬懷過去的優裕生活,決定自立自強,找不到工作就去當保母,當清潔工,以積極的樂觀的心態麵對生活,麵對所發生的一切。慢慢的,她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不斷的努力下,經過兩年時間,攢足錢頂下了一家餐館,當起了老板。

後來,她丈夫又提出複婚,承認了他以前的錯誤。看在兒子的基礎上。她答應了,但是她要求必須做自己的事業。

現在社會男女平等,但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女人在經濟上大多依靠丈夫,而從某種角度上講,家庭就是女人的全部。可是世間沒有一層不變的事,婚姻也有太多的變數,誰也無法預料將來。倘若婚姻遭遇變故,自立的女人一定會很快站起來,因為她有自立自強的品質,容易找到自己的支點,而害怕自立的女人,則會失去精神支柱,感到天地塌陷,全線崩潰。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舉不勝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