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雙贏是一種必然的最佳選擇
這是發生在英國的一個真實故事。
有位孤獨的老人,無兒無女,又體弱多病。他決定搬到養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購買者聞訊蜂擁而至。住宅底價8萬英鎊,但人們很快就將它炒到了10萬英鎊。價錢還在不斷攀升。老人深陷在沙發裏,滿目憂鬱,是的,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他是不會賣掉這棟陪他度過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個衣著樸素的青年來到老人眼前,彎下腰,低聲說:“先生,我也好想買這棟住宅,可我隻有1萬英鎊。可是,如果您把住宅賣給我,我保證會讓您依舊生活在這裏,和我一起喝茶,讀報,散步,天天都快快樂樂的——相信我,我會用整顆心來照顧您!”
老人頷首微笑,把住宅以1萬英鎊的價錢賣給了他。
完成夢想,不一定非得要冷酷地廝殺和欺詐,有時,隻要你擁有一顆愛人之心就可以了。
佛界講究善惡輪回,因果報應。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所謂的“因果報應”隻不過是心存感激的受惠者對施惠者的一種報償而已。下麵是比爾·蓋茨先生曾經為他的員工講過的故事。
一天,一個貧窮的小男孩為了攢夠學費正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勞累了一整天的他此時感到十分饑餓,但摸遍全身,卻隻有一角錢。怎麼辦呢?他決定向下一戶人家討口飯吃。當一位美麗的女孩打開房門的時候,這個小男孩卻有點不知所措了,他沒有要飯,隻乞求給他一口水喝。這位女孩看到他很饑餓的樣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給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問道:“我應該付多少錢?”女孩回答道:“一分錢也不用付。媽媽教導我們,施以愛心,不圖回報。”男孩說:“那麼,就請接受我由衷的感謝吧!”說完男孩離開了這戶人家。此時,他不僅感到自己渾身是勁兒,而且還看到上帝正朝他點頭微笑。
其實,男孩本來是打算退學的,但他放棄了這個念頭。
數年之後,那位美麗的女孩得了一種罕見的重病,當地的醫生對此束手無策。最後,她被轉到大城市醫治,由專家會診治療。當年的那個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華德·凱利醫生了,他也參與了醫治方案的製訂。當看到病曆上所寫的病人的來曆時,一個奇怪的念頭霎時閃過他的腦際。他馬上起身直奔病房。
來到病房,凱利醫生一眼就認出床上躺著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幫助過他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決心一定要竭盡所能來治好恩人的病,從那天起,他就特別地關照這個病人。經過艱辛努力,手術成功了。凱利醫生要求把醫藥費通知單送到他那裏,在通知單的旁邊,他簽了字。
當醫藥費通知單送到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時,她不敢看,因為她確信,治病的費用將會花去她的全部家當。最後,她還是鼓起勇氣,翻開了醫藥費通知單,旁邊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輕聲讀了出來:
“醫藥費——一滿杯牛奶。霍華德·凱利醫生”
許多人活一輩子都不會想到,自己在幫助別人時,其實就等於幫助了自己。他們會問:“明明是我去幫助他們,他們受惠,怎麼是幫助自己呢?我受的惠在哪裏呢?”其實一個人在幫助別人時,無形之中就已經投資了感情,別人對於你的幫助會永記在心,隻要一有機會,他們會主動報答的。
一個極其寒冷的冬日的夜晚,路邊一間簡陋的旅店來了一對上了年紀的客人。不巧的是,這間小旅店早就客滿了。 “這已是我們尋找的第十六家旅社了,這鬼天氣,到處客滿,我們怎麼辦呢?”這對老夫妻望著店外陰冷的夜晚發愁地說。
店裏的小夥計不忍心這對老人出去受凍,便建議說:
“如果你們不嫌棄的話,今晚就住在我的床鋪上吧,我自己在店堂裏打個地鋪。”老夫妻非常感激,第二天要照店價付客房費,小夥計堅決拒絕了。臨走時,老夫妻開玩笑地說:“你經營旅店的才能真夠得上當一家五星級酒店的總經理。”
“那敢情好!起碼收入多些可以養活我的老母親。”小夥計隨口應道,哈哈一笑。
沒想到兩年後的一天,小夥計收到一封寄自紐約的來信,信中夾有一張往返紐約的雙程機票,信中邀請他去拜訪當年那對睡他床鋪的老夫妻。
小夥計來到繁華的大都市紐約,老夫妻把小夥計引到第五大街和三十四街交彙處,指著那兒的一幢摩天大樓說:“這是一座專門為你興建的五星級賓館,現在我們正式邀請你來當總經理。”
年輕的小夥計因為一次舉手之勞的助人行為,美夢成真。這就是著名的奧斯多利亞大飯店經理喬治·波菲特和他的恩人威廉先生一家的真實故事。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兩次不同的婚姻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參照。愛因斯坦的前妻米列娃因不能容忍丈夫極少的關心與體貼,而隻是一味地與原子、分子、空間、時間為伴,便時常與其發生摩擦,而兩人的個性都很強,終於分手了。而第二任妻子艾麗莎卻是一個體貼人微,懂得尊敬與忍讓的人,她深知愛因斯坦的脾氣,從不幹預丈夫的工作,讓他安心地完成事業。愛因斯坦受到感動,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陪妻子度過美好時光,甚至他在記者招待會上也曾說過:“艾麗莎不懂相對論,但相對論卻有她的一份心血。”
從上麵的故事中我們發現,任何一種真誠而博大的愛都會在現實中得到應有的回報。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美國青年,叫做哥爾德斯通,他向衣阿華州農民挨門逐戶出售珠寶。
在經濟蕭條時期的一天,他獲悉日本人正在生產美麗的人工珍珠,這種人工珍珠比天然珍珠售價要低一些。
哥爾德斯通“看到了”一個好機會。他和他的妻子愛斯瑟不顧蕭條時期的不景氣,變賣了所有的資產,動身到東京去。他們在日本登陸時,隻有不到1000美元,但他們有他們的計劃和積極的心態。
他們夫婦會見了日本珍珠商協會的領導人喜田村先生。哥爾德斯通的目標很高。他告訴喜田村先生他的計劃是把日本人工培養的珍珠推銷到美國去,要求喜田村先生給予10萬美元的貸款。在經濟蕭條時期,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然而幾天以後,喜田村先生同意了這筆貸款。
哥爾德斯通夫婦回到美國,珍珠銷售很好。他們很順利地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幾年後,他們決定建立自己的農場。
5.眾人拾柴火焰高
一個人事業的成敗及工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受人際關係網的影響,所以說成功在很大程度
上取決於你擁有多大的影響力,與所有合適的人建立穩固關係網對此至關重要。
猶太商人認為,那些事業有成的成功者,除了他們本身優越的條件外,還有一點,就是在他周圍有很多好朋友。這些朋友不斷給他出主意,對他提出高的要求,不讓他有絲毫的鬆懈和半點的放棄。為了自己的事業,你也需要一些能夠給你帶來幫助的朋友,需要有這樣一張良好的人緣網絡。
要想獲得好的人緣,你應該時刻想著“我能為別人做什麼”,而不應該總是抱著“別人能為我做什麼”的想法。在回答對方的問題時,不妨補上一句:“我能為你做些什麼?”
日本保險推銷員、猶太人吉田就是靠贏得好的人緣而取得事業成功的。
猶太人吉田是日本一家保險公司的推銷員。一天,吉田正要去車站搭車,可當他趕到車站的時候,電車正好開走,而下一班車還得再等20分鍾。吉田突然看到月台對麵有一塊醫院招牌,於是吉田快速地向這家醫院走去,才到門口,便碰上了穿著白褂的醫生。吉田一時沒有回過神來,便直切話題:“我是保險公司的吉田。請你投保!”
遇上這麼一位冒失的推銷員,醫生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然而很快,這位醫生對吉田的單刀直人產生了興趣。
“你向我推銷保險的方式真是有意思啊,速度也太快了"巴。不過我想和你聊聊,進來坐坐吧。”
進了醫院,吉田將平時學會的保險知識全盤托出,最後還加了一句:“今天我拜訪了很多人,現在到了你這裏”。結果醫生說:“哇,我看再不快卷鋪蓋逃命,我的老命也不保了,哈哈哈哈……”
雖然醫生幽默地開玩笑說要逃命,其實在這之前,他已經買了保險,也知道吉田對推銷保險不是很熟。可是看在吉田態度認真的分上,便將心裏話說了出來:“保險實在高深莫測。不瞞你說,我巳買了好幾份保險,每次都被保險推銷員說得天花亂墜,可事後心裏還是有一種不踏實的感覺,
這裏有我兩張保單,就當是學習,你拿回去,給我評估一下。”
吉田拿著這兩張保單,充當醫生的家人,分別拜訪了醫生投保的公司,在了解了相關的內容後,他製作了一本圖文並茂的解說筆記。重要的地方就在下麵畫上記號,好讓醫生容易了解。
當醫生把解說筆記交給他的會計師看時,會計師對它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而且還當麵建議醫生向吉田買保險,結果,醫生就正式要求吉田為他重新組合設計他現有的那六張保單。
於是吉田根據醫師的需求,將原本著重身後保障的死亡保險,轉換為適合中老年人的養老保險與年壽保險。這次推銷活動使他有了一次難得的比較各家保險公司保險商品的機會,同時,她也從醫生那裏贏得了一份高達8mo萬日元的定期給付養老保險契約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