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諸葛回歸(1 / 2)

“我父王馬上就要派人來接我回南京了,我現在必須回去建立一定的勢力,那樣才能在以後的行動中暢通無阻。”諸葛亮解釋道。

“公子,那我們日後怎麼聯係你呀?”諸葛怡連忙問道。

“難道你們忘了自己身邊的拍檔了麼,有它們在,我們聯係起來那還不時易如反掌。”諸葛亮拍了拍諸葛怡的小腦袋笑著道。

“啊,對呀!”諸葛怡也拍了拍自己的腦門道。

“好了時辰不早了,快出發吧!記住路上一定要小心,千萬別將武學放下,須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諸葛亮囑咐道。四女一聽都點了點頭,接著走進洞內收拾起行李,便縱身飛上山崖,下山去了。

諸葛亮見四女離開後,便開始親手為自己打造了一輛輪椅,並在上麵設了許多機關暗倉。完工後,便迫不及待的坐了上去,接著感慨的道:“哎,以後的日子看來要在這上麵度過了,但為了理想,這也值了!”

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紅紫色的龍膽花在低矮的草叢中肆意綻放,遍地生長著青草,就像是碧色的絲縷一樣隨風搖曳。

蒼翠欲滴的山影,隨著陽光的移動,緩慢的變化著形狀,此刻雖是初秋季節,可是江南一帶卻感受不到半點荒涼的氣氛。

一切都顯得那麼和諧,平靜。

淮河的水,流波蕩漾,在陽光照射下放出絢麗的光芒,正向著遠處曲折縈繞,一水望天,諂媚的與青天相連。彌漫的水潮竟也驅散了不少的熱氣。淮河潺潺的流水聲,像是美人輕彈琵琶,千裏傳音。如此悠揚舒暢,又如行雲流水,湧入人們耳中。像是一陣和風染綠了楊柳。

春風年年新綠江南岸,多少才子佳人,多少詩詞歌賦,多少風流往事,多少王朝的興衰成敗,都隨著這碧水悄悄流逝。

“嗬嗬……”

此刻遠處傳來了一陣趕馬聲,蠻橫的劃破了這份寧靜,草原的那一端現出十幾匹駿馬,中間還夾雜著一輛豪華的馬車,得得的馬蹄聲把草地震的如戰鼓擊地,急促奔馳的馬隊,更是踢的花飛草揚。

不錯這正是奉命返京的諸葛亮,這十幾匹鐵騎都是皇後親自派去接諸葛亮的。朱棣派馬和,在全國秘密搜察了一年,也沒有發現朱允文的任何蹤跡。萬不得已,他隻能遵守對皇後的承諾,派人接回安樂王朱高曦。

諸葛亮在他們去的頭一天,便準備好了行裝,專門坐在輪椅上等待著他們的到來。諸葛亮心裏明白,這次返京,必會牽扯到宮廷間的爭鬥中去,可是為了天下蒼生,已尤不得他選擇。

諸葛亮坐在馬車裏,掀開窗簾,望著越來越近的巍峨壯觀的南京城心裏感慨萬千,它象征著尊貴,雍容。可誰又能明白這份輝煌的外表下是多麼的孤獨,淒涼。

“王爺,前麵就是淮安了!”這時一名侍衛出現在諸葛亮身旁,悄悄的提醒道。

“嗯……”諸葛亮心思多轉,這次回宮勢必要保住太子朱高熾。其中兄弟相慘是肯定的,但是為了完成事業,這也是逼不得已呀。朱高熾的為人處世,與先帝劉備有很多相似,都是那麼的仁慈,那麼的寬宏,如果能讓他登上大典,必會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諸葛亮心裏想道。

“繼續前進吧!”諸葛亮直了直腰板,十分自信的望著遠方。

大軍快行至淮安江口,就見一名朝廷使臣擋在路中間,對著馬車恭敬的道:“安樂王!”

諸葛亮頓感疑惑,朝廷使臣怎麼會出現在這裏,便掀開窗簾往外一看,恰好看見徐後從鳳攆上走了下來,眾人連忙跪倒一片,急忙道:“參見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晃晃六個年頭,那清雅飄逸光彩照人的出水芙蓉已是曆盡滄桑的中年夫人,而唯一不變的就是她那慈愛溫柔的笑容,母子間的親水情。

“都起來吧!”徐後像眾人一擺手道。接著便向諸葛亮馬車奔來,兩名侍衛慌忙將諸葛亮從車上抬了下來,徐後一見諸葛亮,便上前摟住諸葛亮抽泣道:“曦兒,這六年苦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