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朱棣回到寢宮,想到解縉的勸諫,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遂召太子晉見。見到太子時,遂試探性的問道:“淫亂後宮之事你可知是有人陷害於你?”
“兒臣知道。”朱高熾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朱棣一聽一臉冷峻的道:“那你為何不辨解?”
朱高熾剛想把自己心中的那番道理說出來,可是一想到諸葛亮的話,隨口道:“但兒臣更知道要盡一個做兒子的本分。”
朱棣一聽不由的被感動了,遂鄭重的點頭道:“嗯,父皇希望你以後竭誠孝敬,友愛兄弟,體恤民情,遠小人,親賢臣,萬事以國家為重。”
朱棣這句話無疑是朱高熾的太子之位已經保住了。
“謝父皇教誨,兒臣必當謹記!”朱高熾連忙恭敬的點頭道。
“你還是去謝解縉吧!”朱棣擺了擺手,示意朱高熾退下。
“兒臣告退!”朱高熾一聽連忙躬身離開了。他現在覺得自己的夢想已指日可待,因為自己現在有一張王牌還沒有出——安樂王諸葛亮。
還正在秘密部署的漢王朱高煦當聽到朱高熾保住太子之位時,心中怨恨更濃了。他恨朱高熾,更恨他父王朱棣。他告訴自己,一定要將皇位奪回來,皇位是他的,沒有人能夠奪走。
朱高熾離開朱棣寢宮,便找到解縉向他表示了誠摯的謝意,接著便去了安樂園。諸葛亮正在池塘邊喂著金魚,見朱高熾進來,便笑著道:“大哥,恭喜你終於挽回了這場風波。”
“哈哈哈……那都是四弟的主意,我這次來是專程道謝來的!”朱高熾開玩笑的道。
“哈哈哈……大哥說笑了。”諸葛亮笑著道。
“其實我這次來主要是向找你幫我出出主意,我現在心亂得很,不知從何處下手?”朱高熾無奈的歎了一口氣道。
“大哥欲成大業,須牢記七句話!”諸葛亮沒有回頭,邊喂著魚邊道。
“哪七句話?”朱高熾急忙問道。
“藏不悔,安不愚,發不露,清不苦,和不弱,怒不爭,剛不孤。”諸葛亮一字一頓的道。
“藏不悔,安不愚……”朱高熾違者池塘來回踱著腳步,口裏還不斷嘀咕著諸葛亮剛才所說的這幾句話。諸葛亮笑了笑便鬥起魚來,對朱高熾的行為不聞不問。過了半刻鍾,朱高熾高興的大叫道:“我明白了,四弟真是高招,大哥在這裏多謝了。”
“哈哈哈……大哥你我兄弟之間還需要說什麼謝不謝麼。日後我必會全力支持你,有我做你的後方,大哥你隻管衝鋒陷陣去吧!”諸葛亮大笑道。
“好兄弟,有你這句話,大哥就放心了!”朱高熾一聽走上去抱住諸葛亮道。
“有朝一日大哥若榮登大寶,希望你能以太祖,父王為戒,這也是為弟僅有的一點願望。”諸葛亮笑著隨口道。
“四弟放心吧!我如能登基必會體恤撫民,勤攻於政……”朱高熾站起來一臉嚴肅的道,諸葛亮看了,遂點了點頭,這才是為國為民的明君呀。
“四弟,那我們現在怎麼辦?二弟三弟逼得太緊,我都有點應付不過來了。”朱高熾說完接著又問道,其實這才是他今年天來的目的。
“靜觀其變,大哥隻須保持好與眾臣的關係,其他的現在都還不重要,父皇那雙淩厲的眼睛還沒有昏花。”諸葛亮想了想便道。
“嗯,我知道了,那四弟我先走了。”朱高熾點了點頭道,說完見諸葛亮點了一下頭,便匆匆離開了。他知道現在戰爭才剛剛開始,以後的路會更難走,但他必須忍住,隻有這樣他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百姓才能脫離苦海。
諸葛亮等朱高熾離開後,便也離開了花園,回到書房。他現在得準備下一步的行動了。畢竟現在是關鍵時刻,一步不慎,滿盤皆輸。前世四十年的戎馬生活讓他明白,任何事情不到最後,結果都有可能變化。天時地利已經具備,可是人和才是關鍵,現在太子身邊缺的就是謀士人傑,關鍵的一步也是最難走的一步,諸葛亮心裏反複思考著大明群臣,到底誰才能挑起重任,可是令諸葛亮心灰意冷的是,他沒有找到哪怕一人。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寒士天下俱歡顏……”諸葛亮往紙上寫道,然後叫侍衛送到東宮,現在也隻能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