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草比花還重要7(3 / 3)

他不無驕傲地將精心撰寫的論文交到導師的手中,滿懷期待著導師能夠給予一番讚賞。可導師拿過論文隻是簡單地翻一翻,便隨手扔到一邊,淡淡地命令他“重寫”。

他愕然不解:“老師,我還要讀哪些書籍?”

“重要的是讀好你自己這本書,無論它淺薄還是深刻。”導師一語平靜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讀好自己這本書?”他望著被導師斷然否定的“得意之作”,仍心存不甘地麵帶困惑。

“做學問,最重要的是要擁有自己的獨特見解,你旁征博引了別人那麼多的觀點,材料可謂豐富至極,但那充其量也隻是重複別人的見解而已,你獨特的思想是什麼,你亮出自己鮮明的思想了嗎?”導師進一步點撥道。

猶如醍醐灌頂,聰慧的他立刻發覺自己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自己辛苦的忙碌,其實隻不過是簡單地整理、傳遞了別人的聲音,卻沒有發出自己內心真實而獨特的聲音。

十餘年後,已是北方那所著名大學裏著名的博士生導師的他,每次給新同學講課前,總要認真地講述上麵這個簡單的小故事,總要鄭重地將深蘊其中的要義傳遞給更年輕的一代――做人和做學問一樣,都要張開自己的心靈,放飛自己的眼光,不要無端地盲從他人,而要以自己鮮明的思想和個性,展示出屬於自己的獨特的優秀。

隻要你的智慧不處於劣勢

經過層層篩選,三名高材生從數百名應聘者中脫穎而出,準備參加最後一輪複試,競爭那家大公司的技術部經理的職位。

複試這一天,公司總經理領著三個信心十足的年輕人來到一個果園,他指著綴滿成熟果實的、幾乎完全相同的三株蘋果樹,告訴三個競聘者:“這三株蘋果樹樹齡相同、大小和高矮都差不多,估計每株結的蘋果也差不多少。今天考試的內容就是摘蘋果,時間是三個小時,你們各顯其能,誰摘的蘋果多,誰就是考試的獲勝者。”

一大堆裝蘋果的籃子擺放在三個人麵前,隨著總經理的一聲“開始”,三人一起奔到各自的蘋果樹下。

身材修長的張不禁暗喜:“此題出得好,正好可以發揮自己個高、臂長的優勢,看來勝利非我莫屬了。”他拿過一個籃子,輕舒長臂悠然地摘起蘋果來。

中等個子的劉心想:“論身手靈巧,我能排第一,低處的蘋果我可以跳起來摘到一點兒,高處的蘋果,我可以爬到樹上去摘,估計最後的勝利還得屬於我。”劉欣然地開始跳躍著先摘能夠得到的蘋果。

又矮又胖的林相對於張和劉,可謂一點兒優勢都沒有了。低處和高處的蘋果,他都難以摘到。他心裏開始抱怨總經理此題出得有失公正,讓他完全處於劣勢位置,實在沒法跟那兩位對手競爭。但轉念一想,總經理出此題可能別有用意,或許正是要借此考核一下自己的某方麵的才能呢。

看見正忙碌著摘著蘋果的兩位對手,林的大腦急速地轉動著。忽然,他想起剛才進果園大門時,他看到的放在看園人屋前的那架能升降和旋轉的梯子。他忙跑過去,跟看園人一商量,看園人很痛快地把梯子借給了他。

等他扛著梯子架到蘋果樹下,爬上去輕鬆地摘到第一個蘋果時,張和劉每人都快摘了滿滿一筐了。

考試在緊張地進行著。高個子的張把手臂能夠到的蘋果都摘完了,對高處的蘋果卻無可奈何了。他也想像劉那樣爬到樹上去,但努力了幾次,都失敗了。他又想像林那樣去借個梯子過來,但他出去轉了好半天,也沒找到梯子。

再說身手敏捷的劉,他爬上爬下,摘到了一些蘋果,但踩斷了兩根枝杈,差點兒從樹上摔下來,嚇得他隻能騎在粗壯的樹幹上采摘近處那些蘋果。至於掛在柔韌枝頭上那許多蘋果,他卻隻能望而興歎——即使爬到了樹上,他也無法摘到了。他隻得跳下樹來,去尋找梯子,但他和張一樣失望地空手而歸。

這時,考試尚未結束,張和劉卻隻能蹲在樹下,羨慕並懊悔地看著林坐在梯子上升降、旋轉,左右逢源、上下自如地摘著一筐又一筐的蘋果,乖乖地把取勝的機會拱手讓給了林。

在這場考試開始時,誰都可能認為林的劣勢最為明顯,但最後的贏家卻是林。林贏在了他能夠正視劣勢,不為劣勢嚇倒,而是借助智慧,將劣勢迅速轉化為優勢,率先贏得了取勝的機會——第一個借到了運用自如的梯子。而張和劉開始都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優勢,隻看到了一時的、局部的優勢,而未能做通盤考慮,沒能預見後來的困難,結果等自己的優勢消失殆盡再想起去彌補時,一切都已為時晚矣——好的機遇不會很多,一旦錯過了就永遠錯過了,就像那天對考試極其有利的梯子隻有一架。

世間沒有所謂的絕對優勢和劣勢,隻有信心在握,視野開闊,善於發揮自己的聰明智慧,善於將不利的處境改變為有利的處境,才能在更多的時候掌握主動,更輕鬆地贏得成功。

吞下一份苦

那個秋天,經過幾番嚴格的考核,計算機專業畢業的阿基和另外三名高材生,如願地走進了坐落在矽穀的一家著名科技公司總部。

然而,報到的第一天,他們便驚愕了——人事部經理一臉平淡地通知他們,去清掃整棟大樓所有的衛生間。

當弄清楚這一安排準確無誤後,一名博士生覺得受了侮辱,當即憤然摔門而去。阿基和另外兩個滿腹才學的受聘者,盡管裝了一肚子的困惑和不滿,還是找到了那位即將退休的、負責整棟樓衛生的約翰老人,從老人那裏領了工具,開始逐一地清掃大樓內的51個衛生間。

偏偏那個約翰老人又特別認真,三個平素習慣了腦力勞動的年輕人,盡管累得氣喘籲籲,他仍毫不同情地一再批評他們幹得不好,一再讓他們返工,非得讓他們繡花似的把一個個衛生間弄得幹幹淨淨。

一個月過去了,一位年輕人受不了辛苦和批評,拿著極低的薪水,嘟囔著離開了那棟聚集智慧與財富的大樓,去了一家電腦公司。

阿基和另一個叫邁克的小夥子又接著幹了10多天,仍未見到公司任何人來過問他們,給他們安排新的工作。邁克帶著失望,結束了自己的“廉價勞動生涯”,跳槽進了另一家大公司,做了技術人員。

奇怪的是,人已走了3個,公司卻不再增補,原來要3個人幹的活兒,現在全壓在阿基身上了。盡管他累得幾乎要虛脫了,可他仍咬著牙堅持著。約翰老人曾不解地幾次問他:“小夥子,你想一輩子在這裏打掃衛生間嗎?”

阿基搖頭:“當然不會的,但我相信這份工作是必要的。”

約翰老人看著阿基一臉的堅定,沒再說什麼,這是他多年來所遇到最有韌性、最能吃苦的一個小夥子。

清掃了整整100天的衛生間後, 阿基接到公司的重大任命——去渥太華任公司在海外最大分公司的CEO。 這時,阿基微微一笑,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而他的堅韌與果決,很快就在工作中顯現出來,讓任命他的總裁很滿意自己的眼力。

數年後,當年與阿基同時應聘的那3位高材生,雖然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都衣食無憂,但其業績均是平平,唯有阿基才華盡展,很快坐到了該公司副總裁的位置上。在麻省理工學院的一次講演中,阿基用了這樣一個簡單而讓人深思的題目——吞下一份苦。

在每個人生命的旅途上,經常會遇到許多甜的誘惑和許多苦的阻攔。獲取淵博的才識,擁有輝煌的業績,找到幸福的生活等等,都需要吞下許許多多的苦。同樣,抓住擦肩而過的一個機遇,也需要吞下一份苦。

吞下一份苦,不僅體現一種堅韌的品性,還折射一種人生智慧。吞下一份苦,就是暫時忘卻那份誘惑目光的甜,就是把開闊的視野投向遠方那大塊的甜。所謂的“吃得苦中苦,方得甜中甜”,就是對此所做的最通俗的解釋。

不肯吞下眼前的一份苦,失去的可能不止是前麵的一塊甜。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急功近利者,他們當初不願意吃一點點的苦,結果卻是頻頻地吃苦,甚至吃到了一生懊悔不已的大苦。但願阿基的故事能給我們一個清醒的提示。

盛開生命的水花

一位曾在商界叱吒風雲多年的著名企業家,在1998年那場突如其來的“亞洲金融危機”中,慘遭了事業和人生的“滑鐵盧”。幾乎就在一夜之間,他由風光無限的億萬富翁變成了債台高築、走投無路的乞丐。與此同時,妻離子散和眾多親朋好友的紛紛疏遠,更讓他重傷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打擊。

一天午後,帶著滿懷的沮喪,他邁著鉛一樣沉重的雙腿,爬上了一座大廈的頂端。他準備再最後看一眼這個風雲變幻的世界,然後便縱身躍下。突然,他的目光被大廈前麵那個漂亮的噴水池中迷人的景象吸引住了――隻見圓形水池中間,騰起了一根根向上衝擊的雪白水柱,在水柱的最頂端盛開了一朵朵漂亮的水花,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著如虹的色彩,並形成了透明而別致的圖案,隨即又繁花濺玉般地四下撒落。

平時在他眼裏一向柔軟無比的流水,怎麼會形成如此筆直、向上的水柱呢?水柱又怎麼會開出如此美麗的花朵?理工大學畢業的他當然知道那其中的秘密――因為水池下麵有開足的動力,在輸送著源源不斷的激情,在不停地彙聚、推動著那一次次跌落的水流,向上、向上、向上,以一刻也不停息的向上衝擊,才形成了那樣始終向上挺進的水柱,才有了不斷綻開的絢麗的水花。

自己不也曾經被理想和激情鼓舞著,一次次在向上的“人生水柱”的頂端盛開過耀眼的水花嗎?而此刻,自己又多麼像跌落在水池底部卻不再想著升起的流水啊。

是的,如果生命中開花的夢想破滅了,就像那驟然失去了動力的水柱,瞬間便會坍塌成一汪毫無生氣的死水,不再呈現出花團錦簇的景致。恍然,他那顆被沉重的失落包裹的柔柔的心受到了震顫,一股無形的力量開始在周身上下彙聚,他覺得自己應該馬上再站到下麵那堅實的大地上,站到陽光和風雨中去。

隨後的日子裏,他掃去了心頭積淤的愁苦,又微笑著走進了生活。他輾轉泰國、緬甸、馬來西亞等地努力打拚,即使像送快餐、擺水果攤那樣自己曾瞧不上眼的小買賣,他也熱情滿懷地認真去做。這期間,他又遭遇了不少的磨難,但他再沒有消沉過,因為他心中始終記著那個噴水池,記著那些盛開的水花,他相信自己的事業與人生還會開花。後來,他真的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泰國赫赫有名的百洲實業集團的總裁,他就是商界的傳奇英雄陳百洲。

在接受香港媒體記者的采訪時,陳百洲坦言道:“有些挫折確實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讓挫折壓倒了站起的勇氣。在某些難以想象的困難麵前,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支撐自己向上的力量,這種無形的力量會讓自己暫時忘卻眼前的困難,會推動自己不斷地向上、向上、再向上,就像那上升的水柱,終會在上升的頂端開出自己夢想的花朵……”

其實,每個人在人生旅途中都會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都會經曆歲月的風雨和豔陽,都會經曆生命的花開花落。最重要的,是要永遠保持開花的夢想和熱望。那樣,才會源源不斷地給心靈輸送頑強奮進的巨大動力,才會將所有的坎坷與磨難都踩在腳下,才會讓不服輸的信念支撐著生命,堅定地朝著輝煌的遠方邁進……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曾經說過這樣振奮心靈的格言:“生命中偉大的光輝不在於永不墜落,而是墜落後總能再度升起。”這位屢遭磨難又屢次站起的著名人權領袖,用自己鮮亮的人生經曆生動地詮釋了這句話。是的,生命的確非常需要這樣的一種彈性――既能不滿足現狀,不斷地超越自己,不斷地攀上理想的峰巔,又能在深陷穀底時,猶有不泯的熱情燃燒在心頭,猶有“一切從頭再來”的堅定與執著。

生命如水,不僅僅在沸騰時會開出花朵,在被希望和熱情的力量向上牽引的路途中,也會盛開絢麗的花朵。時時葆有積極向上心態,樂觀地迎接風雨,笑對人生,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驕傲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