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本質 一個七美元的夢
雁藍
“求購:小提琴,無力出高價。有意出售者請打電話給……”
為什麼我偏偏要注意到這則廣告呢?就連我自己也不清楚。我平時是很少看這一類廣告的。
我把報紙攤在膝上,閉上雙眼,往事便一幕幕浮現在眼前:那時全家人備嚐艱辛,靠種地勉強度日。我也曾想要一把小提琴,可家裏買不起……
我的兩個孿生姐姐愛上了音樂:哈麗特·安妮學彈祖母留下的那台豎式鋼琴,而蘇珊娜學拉父親的那把小提琴。由於她們不斷地練習,沒多久,簡單的曲調就變成了悅耳、動聽的旋律。陶醉在音樂中的小弟禁不住隨著節奏跳起舞來,父親輕輕地哼著,母親也吹起口哨來,而我隻是注意聽著。
我的手臂漸漸長長了,也試著學拉蘇珊娜的那把小提琴。我喜歡那繃緊的琴弓拉過琴弦所發出的柔美圓潤的聲音。“哦,我多麼希望能有一把琴啊!”但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一天晚上,我的兩個孿生姐姐在學校樂隊演出時,我緊緊閉上雙眼,好把當時的情景深深印在腦海中。
“總有一天,我也要坐在那兒。”我默默地發誓。
那一年年景不好,收成不像我們所盼望的那麼好。盡管歲月如此艱難,可我還是急不可待地問道:“爸爸,我可以有一把自己的小提琴嗎?”
“你用蘇珊娜的那把不行嗎?”
“我也想加入樂隊,可我們倆不能同時用一把琴呀!”
父親的表情顯得很難過。那天晚上,以及隨後的許多夜晚,我都聽到他在全家人晚間祈禱時向上帝禱告:“……上帝啊,瑪麗·盧想要一把自己的小提琴。”一天晚上,全家都圍坐在桌旁,我和姐姐們複習功課,母親做針線活,父親在給他俄亥俄州哥倫布城的朋友喬治·芬科爾寫信。父親曾說過,芬科爾先生是一位優秀的小提琴家。
父親邊寫邊把信的部分內容念給母親聽。兒個星期之後我才發現信中的這一行字他沒念:“請留心幫我三女兒尋覓一把小提琴好嗎?我付不起高價,可她喜歡音樂,我們希望她能有自己的樂器。”
過了幾個星期,父親收到哥倫布城的回信。他對大家說:“隻要我能找到人幫忙照看家畜,我們就一起去哥倫布城到愛麗斯姑姑家過一夜。”
這一天終於到了。我們全家驅車前往愛麗斯姑姑家。到姑姑家以後,父親打了個電話,我在旁邊聽著。他掛上電話後問我:“瑪麗·盧,你想和我一起去看望芬科爾先生嗎?”
“當然想。”我回答道。
父親把車開進一個居民區,停靠在一座古老而漂亮的樓房前的車道邊上。我們登上台階,按響了門鈴。開門的是一位比我父親年紀大些的高個兒先生。“請進!”他和父親親切地握手,兩人馬上攀談起來。
“瑪麗·盧,我早就聽說過你的一些情況。你父親為你準備了一件禮物,定會叫你大吃一驚。”說完,芬科爾先生把我們領進客廳,拿出一個箱子,打開後拿出一把小提琴,便開始拉了起來。樂曲忽而高亢嘹亮,忽而又似瀑布飛瀉。
“哦,要是能像他那樣拉該多好啊!”我心想。
奏完一曲,他轉過身來對父親說:“卡爾,這是在一家當鋪裏找到的,才花了7美元,是把好琴。這下瑪麗·盧可以用它演奏優美的樂曲了吧。”說完他把琴交給了我。
看到父親眼裏的淚水,我終於明白了一切。我有了自己的琴了!我輕輕撫摩著琴。這把琴是用一種金光燦燦的棕色木料製成的,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那麼溫暖。“多漂亮啊!”我激動得氣都透不過來了。
我們回到愛麗斯姑姑家時,一進門,所有人的目光都一起投向我,看到父親朝母親擠眼,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隻有我自己還蒙在鼓裏。我明白了我和父親的願望已經得到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