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實用的表達方式(7)(1 / 3)

初學演說的人最容易犯的一種可笑的錯誤就是他向聽眾道歉。“我實在不會演說……,我沒有預備好……,我沒有什麼可說的……”。不管怎麼說,假如你沒有準備,也用不著向聽眾道歉。

1.保持聽眾的注意力

當你剛剛站在聽眾的麵前時,毫無疑問,你當然是他們注意力的焦點。在開始的時候你要能得到這樣的注意是不難的,但在以後的五分鍾內仍保持住卻不容易。

假如你一度失去了它,再想獲得則倍加困難。所以你要從第一句起便講述一些有趣的事情,不要等到第二句,更不要等到第三句、第四句。

在你站起來準備對聽眾講話時,不要忙著開始,那是外行人演說的特點。深深吸上一口氣,舉目向聽眾看一會兒,如果台下有雜亂的噪聲,等一會兒直到完全安靜。

將你的胸部挺起來,這不僅是站在聽眾麵前才這樣做,而平時就應天天這樣練習,這樣當你站在聽眾麵前時便會自然而然地挺起胸來。

至於你的手應該怎麼辦呢?你可以暫時忘掉它,假如手是很自然地垂在身體兩側,那是比較合適的,假如你覺得它像一把香蕉一樣累贅,最好不要想像別人會注意到它。

兩手很自然地垂直放在身體兩旁是最合適的,它很少引起人們的注意力,就是最喜歡吹毛求疵的人,也無法批評它的位置。此外,在這樣的位置,當你要做手勢時也不會受妨礙。

2.語調和語氣

演說的抑揚頓挫,足以加強語氣,打動聽眾的心弦的,但是不要弄巧成拙。你說到重要的地方時聲音就提高一些。不重要的地方就放低一些。例如“我今天做了一件大事”這句話,“我”和“大”兩個字讀時自然聲調會高一些。下麵是拿破侖當年說過的兩句話,請你把括弧內的字特別提高,看看是怎樣的效果。

“凡是從事的都已得到(成功),因為我(決心)要成功,我做事(從未猶豫)這是我(勝過)一般人們的地方”。

上邊的一段固然不必非這麼說不可,別的講演者也許用其他的讀法。重音並沒有定律,完全按備人的意見而異。

下邊一段話依你的意見應如何講呢?

“在人類特性之中最重要的無過於決斷,一個孩童想將來成為偉人或是想將來有一些成就,就不僅要去克服一千種障礙,而且要在遭受一千次挫折與失敗之後還能獲勝”。

我們談話時聲音的調子總是一高一低來回的變化,像大海的波浪永不會平息的。然而,讓我們站在聽眾麵前去演說,我們的發音立刻會變得呆板、平凡、單調、猶如荒涼不毛的沙漠。

當你發覺你自己在用極單調的聲音講話時——而且多半還是聲音很高——立刻停止幾秒鍾,並在心中對你自己說道:“我說話簡直像一個傻瓜,和他們談得更自然一點吧。”

你這樣在心中自言自語對你有幫助嗎?也許有一點,正講著話時忽然停止就可以幫助你了,你應該練習補救你自己的辦法。

下麵所引用的幾段話,括弧裏的字讀時請把聲調放低一點,結果會怎樣呢?

“我隻有一個特長,那就是我(永不絕望)。”

“教育的目的不僅是知,(而是去做)。”

“我已經活了八十歲,我看過許多人走上了成功之路,他們之所以能成功,主要因素在於(有堅定的信心)。”

如果要講一個重要的意思,並想把它深深地印在聽眾的心上時,就將身體向前略傾,兩眼直望著聽眾的眼睛,良久不發一言,這種突然的沉靜和突然的一聲巨響有同樣的效果,能吸引人注意。它能使每一個人立即警醒、留心、期待著你究竟要講什麼。例如美國曆史上著名人物林肯與陶格拉斯議員的那場激烈的辯論,快到結尾之前,各方麵都表示林肯將遭慘敗,他心中的沮喪正時時向他襲來,使他講出來的話也帶著淒慘的氣氛。但在行將結束之際,他突然停頓住了,並且靜默了一會兒,兩眼直望著台下的聽眾,然後,林肯將兩臂抬起,突然用他那特有的音調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