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謙虛謹慎不僅是一種學習的態度,更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一個人的成名與成功不是偶然的,除了他自己的奮鬥、拚搏外,也與他虛心好學是分不開的。
古往今來,許多名人誌士都具有謙虛的美德。他們虛懷若穀、不恥下問,因而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周公論謙虛、孔子談破滿、晏嬰謙躬、車夫改錯等,這一段段生動而形象的事例無一不在揭示謙虛處世的真諦。
謙虛是人的思想修養,能讓一個人更好地認清自己。其核心是善於發現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樂於以彼之長補己之短,從而不斷完善自己。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每寫好一首詩,首先是念給牧童和老婦人聽,然後再反複修改,直到他們聽了拍手稱快才算好。正因為此,他的詩歌通俗易懂,廣為流傳。
公元前202年1月,劉邦率領韓信、劉賈、彭越、英布等各路漢軍約計70萬人,與10萬久戰疲勞的楚軍於垓下(今安徽靈璧縣南)展開決戰。楚軍大敗,項羽自刎於烏江(今安徽省和縣境),為期4年的楚漢戰爭終於結束了。
劉邦兌現了先前的諾言,封韓信為楚王,彭越為越王。受封的韓信和彭越聯合原來的燕王臧荼、趙王張敖以及長沙王吳芮共同上書劉邦,請他即位稱帝。2月28日,劉邦在山東定陶汜水之陽舉行登基大典,定國號為漢。
同年6月,劉邦在洛陽的南宮開慶功宴,招待群臣,和大家總結漢軍取勝的經驗和楚軍失敗的教訓。
謀士高起、王陵說:“陛下派人攻城略地,所招降攻占的地方就分給原來的守城之將,能與天下人利益相共;而項羽嫉賢妒能,有功的加以陷害,賢能的受到懷疑,打了勝仗不論功行賞,取了土地不與分利,這就是他失去了天下的原因。”
劉邦說:“你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朕一介草民,起事時僅區區一驛亭亭長,多次瀕臨於滅亡。之所以能獲取天下、立朝建國,並不是我有什麼超人的本領,更不是有什麼神靈保佑,其實最大的功勞是你們,尤其是子房、蕭何和韓信三人。”
“此話怎講?”高起問道。
劉邦回答:“在帷帳中運籌策劃,決勝千裏之外,我不如子房;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供給軍糧、暢通糧道,我不如蕭何;率兵百萬,戰必勝、攻必克,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俊傑,我能任用他們,處處禮待像張良、蕭何、韓信這般能人,信任他們,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所以才得了天下。”
頓了頓,劉邦又說道:“而項羽卻相反,他認為自己了不起,看不見別人的才能。其實他手下也有許多有才能的人,由於他容不得人,有的跑到我這裏來了,有的銷聲匿跡了。連範增這樣有本事的人都不予使用,所以就失去了天下。”
劉邦不把建立政權的功勞記在自己身上,而是充分肯定“三傑”的重大作用。這種“三不如”的謙虛求實的精神,不僅彰顯了他胸襟之寬闊、氣度之軒昂、識見之深刻,而且教育了文武百官不應隻求虛名,更應該明白“謙受益,滿招損”的深刻含義。隻有謙虛,才能受到百姓的愛戴。
謙虛表現的不光是一個人做事的態度,對於管理者來說,那更是一種管理的智慧。人都是感性動物,都喜歡那種做事謙虛、知道推功攬過的人,與這樣的人共事會有一種成就感。但實際上,往往這樣的人才是最聰明的,因為他們憑著自己謙虛的態度而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和愛戴,從而更寬泛地籠絡了人心。
謙虛是一種務實的精神,更注重的是腳踏實地地做事。人隻有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才能更好地融入到人群中去,才能獲得別人的認可和尊重,從而以威信取得成功。
謙虛的人,因為看得透,所以不躁;因為想得遠,所以不妄;因為站得高,所以不傲;因為行得正,所以不懼。無論在生活還是工作中,我們都要有謙虛的精神,腳踏實地地去做每一件事。
第5輯 與人為善,以禮待人活用曆史之“禮”智慧
孔子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禮”是處世的必要條件,是發於心、形於外的道德品質,是衡量一個人道德涵養的標杆。以禮待人,也會受到他人的尊重。古代的關係、現在的人脈,都離不開一個“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