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略就像杜冷丁,對於病人來說,杜冷丁是止痛的良藥;但對於正常人來說,杜冷丁卻是可怕的毒品。
謀略亦如此。如果你碰見棘手的難題,謀略可以幫助你渡過難關,但如果你濫用謀略的話,那就無異於自掘墳墓。
戰國時期,楚烈王因為沒有兒子而非常著急。身為宰相的春申君也看在眼裏,急在心上。
春申君的門客有個叫李園的,他把妹妹嫁給了春申君,於是就此跟春申君搭上了關係。李園對春申君說:“楚烈王非常信任你,你已經做了三十年宰相了。但是大王沒有兒子,這樣大王一氣之下,就有可能廢了你的丞相職位。不如你把我的妹妹獻給他,這樣楚烈王就不會懷疑你了。而且我妹妹現在已經懷有身孕,如果把她獻給楚烈王,等到生下兒子,那時,楚國的軍政大權,就全都掌握在你的手裏了。”
春申君聽完,覺得李園分析得很對,於是就故意帶著李園的妹妹出入宮廷。楚烈王看見李園的妹妹非常喜歡,於是春申君就把她獻給了楚烈王。
後來,李園的妹妹生下了一個孩子,而且是男孩,名叫棹。楚烈王非常高興,就立棹為太子。而李園的妹妹則被封為皇後,李園成了國舅爺,身價也隨之水漲船高,漸漸可以和春申君分庭抗禮了。李園怕這件事泄露出去,因此產生了殺死春申君滅口的想法。
等到楚烈王一死,公子棹即位,真正掌權的卻不是春申君,而是李園。春申君白白辛苦了一場,結果卻為他人作嫁衣,成全了李園,自己卻搭上了一條命。
春申君就是一個濫用謀略的典型。原本身為楚國國相的他,地位相當穩固。就算是楚烈王終生無子,在立誰為新國君的問題上,春申君的意見也絕對是極有分量的。可是春申君偏偏聽信了李園的鬼話,處心積慮地策劃了一個大陰謀。沒想到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什麼都沒有得到。此舉成全了奸賊李園,自己卻落得個慘死的下場。
《尚書》中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其實,計謀是一個中性詞,沒有好壞之分,關鍵是看誰使用它,怎麼使用它。如果是小人使用計謀,那麼計謀就變成了陰謀詭計;如果是君子使用計謀,那麼計謀就變成了治國安邦的智慧。我們運用計謀,就應該把它用在正道上。切莫耍壞心眼,更不能濫用,否則就隻能是自掘墳墓。
說實話,用謀略算計別人成功之後,也許的確會得到一種快感。正是這種快感,讓很多人迷上了它,中了謀略的毒。但自古就有這樣一句話“多行不義必自斃”,不待他人插手,就是蒼天也不會饒恕使用陰謀詭計的人。
我們中國是一個素有謀略智慧的泱泱大國,所以在繼承運用謀略上,一定要把這塊“好鋼”用在刀刃上。擇善而從,使其繼續發出熠熠生輝的智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