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用妥協的智慧打造不一樣的人生 遇事都要退一步
利益的衝突是生活中產生矛盾的根源。當我們和別人發生利益衝突的時候,應該多為對方想一想,互相之間都退一步。當我們以德相讓、互相禮讓的時候,那些可能發生的衝突就會煙消雲散,大家也就很樂意跟你合作,事業發展的機會也就更多了。
楊玢是宋朝尚書,年紀大了便退休居家,無憂無慮地安度晚年。他家住宅寬敞、舒適,家族人丁興旺。有一天,他在書桌旁,正要拿起《莊子》來讀,他的幾個侄子跑進來,大聲說:“不好了,我們家的舊宅被鄰居侵占了一大半,不能饒他!”
楊玢聽後,問:“不要急,慢慢說,他們家侵占了我們家的舊宅地……”“是的。”侄子們回答。楊玢又問:“他們家的宅子大,還是我們家的宅子大?”侄子們不知其意,說:“當然是我們家宅子大。”楊玢又問:“他們占些舊宅地,於我們有何影響?”侄子們說:“沒有什麼大影響,雖無影響,但他們不講理,就不應該放過他們!”楊玢笑了。過了一會兒,楊玢指著窗外落葉,問他們:“那樹葉長在樹上時,那枝條是屬於它的,秋天樹葉枯黃了落在地上,這時樹葉怎麼想?”他們不明白含義。楊玢幹脆說:“我這麼大歲數,總有一天要死的,你們也有老的一天,也有要死的一天。爭那一點點宅地對你有什麼用?”他們一下子明白了楊玢講的道理,說:“我們原本要告他們,狀子都寫好了。”侄子呈上狀子,他看後,拿起筆在狀子上寫了四句話:“四鄰侵我我從伊,畢竟須思未有時。試上含元殿基望,秋風秋草正離離。”寫罷,他再次對侄子們說:“我的意思是在私利上要看透一些,遇事都要退一步,不必斤斤計較。”
我們生活的現實社會日新月異、變化無窮,麵臨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但我們切不可忘記也不要忽視“禮讓”。人生之所以多煩惱,皆因遇事不肯讓他人一步,其實,這是很愚蠢的做法。
愛的細節裏多些寬容
“白頭偕老”不是一句空泛的誓言,而是融入我們每一天的生活細節裏的行動。“白頭偕老”不僅僅需要愛情的支撐,更需要彼此的寬容和禮讓,而這寬容正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一次,夫妻二人決定坐下來好好談談。妻子說:“你有多久沒有回家吃晚飯了?”丈夫說:“你有多久沒有起床做早飯了?”妻子說:“你不回家陪我吃晚飯,我有多寂寞啊。”丈夫說:“你不給我做早飯吃,你知道上午工作時我多沒有精神。老板已經批評我好幾回了。”“早飯你可以自己弄的啊,每天回來那麼晚吵我睡覺,我怎麼能起得來。你可以不回來陪我吃晚飯,我就可以不給你做早飯。”妻子不高興地說。“你知道我一天上班有多辛苦,壓力有多大?一個晚飯,自己吃怎麼了,難道你還是孩子,要我喂你不成?”丈夫也沒有好氣地說。妻子接著抱怨說:“你總是喝得爛醉而歸,有多久沒有給我買花,多久沒有幫我做家務了……”
丈夫也不甘示弱地說:“你知道你做的飯有多難吃,洗的衣服也不是很幹淨,花錢像流水,有多久沒有去看我的父母了……”
就這樣,夫妻二人你一句我一句地互不相讓,最後竟翻出了結婚證要去離婚。
在去街道辦事處的路上,他們遇見了一對老夫婦正相互攙扶慢慢走著,老婦人不時掏出手帕給老公公擦額頭上的汗,老公公怕老婦人累,自己提著一大兜菜。這對年輕夫婦看到這個情景,想起了結婚時的誓言:“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休戚與共,相互包容。”可是現在竟然……
於是他們開始互相檢討。丈夫說:“親愛的,我真的很想回家陪你吃飯,可是我實在工作太忙,常常應酬,並不是忽略你啊。”
妻子不好意思地說:“老公,我也不對,不應該那麼小氣,你在外工作掙錢不容易,早上我不應該賴床不起的。”
“早飯我可以自己熱,每天回家那麼晚一定吵你睡不好覺,你應該多睡會兒的。”丈夫忙說,“剛才在家我不應該那麼凶地和你說話,我知道自己身上有很多毛病……”
妻子也忙檢討自己……
就這樣,這場離婚風波平息了。從這之後,夫妻倆變得互敬互愛,彼此寬容忍讓,更多地為對方著想,恩恩愛愛。
寬容才能讓彼此互相交流、融洽,寬容才能讓感情維係長久。埋怨隻能讓彼此疏遠,讓愛情更早地被葬送。但寬容也是有原則的,並不是一味地忍讓,而是不要斤斤計較,付出就索取回報。要常常換位思考一下,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要給予對方解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