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寧靜的海(1 / 2)

Day41:2009-02-07(周六)Prachuap Khri Khan(巴蜀)

假如你看過北野武的電影《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對巴蜀這座小城便似曾相識:這裏的街道、海岸線、市集、人們悠哉悠哉的生活狀態,都與影片中的日本濱海小城如出一轍。於是,在海邊漫步,我的耳邊總響徹著久石讓為電影譜寫的輕快音樂,漸漸地“夢裏不知身是客”起來。

一路也不知看過多少次日出日落,每次總以為看膩了,可到了一個新地方,不由自主又開始計劃早起,前一晚也惦記著勘測最佳觀賞點——雖說明知巴蜀的日出不會比華欣有怎樣的不同,再熱鬧的地方日出前後也是安靜的,畢竟,像我們這種“追日狂人”,到哪兒都是少數派。

從住處走到海邊用不了兩分鍾,眼前的情景倒是讓我頗感意外:海堤邊竟已聚集了不少人,開始我以為他們是泰國其他地方過來的遊客,因為他們也和我們一樣,時不時掏出相機拍上一張;後來又覺得不像,他們在對日出保持期待的同時又流露出對周遭環境主人翁式的自在。當幾位晨練者跑步經過也順便掏出手機拍照時,我更加確定這些跟我們一樣等待日出的同好們,以當地人居多。對我們是趕早,對他們或許就是每天的規律作息。泰國人喜歡起早、勤勞的品行,一路上我們已多次見識。客棧的女主人Maggie也是一大早就起床,裏裏外外地忙乎:打掃、收拾、洗衣服、熏香、澆花……不一會兒,整個房間就飄散著與早晨清新空氣相輔相成的淡淡香味。而這邊日出時間大約都在曼穀時間七點左右(比北京時間晚一小時),對泰國人而言,已不算早。巴蜀人再一次讓我驚歎:他們的確是在熱愛,也享受著這城。天賜的一切,哪怕日常相伴也沒被熟視無睹的惰性戕害,新奇的目光從不曾倦怠。

被影視教化的我們真到了海邊,才意識到太陽直接躍出海平麵的圖畫可遇不可求,這需要視線所及的無窮遠都萬裏無雲;否則,等紅色的天光中,終於現出一輪淡淡的紅日,它總早已升上了半空。

由於昨天那番“探險”以失敗告終,我們隻能去猴山實現登高望遠的心願,就是剛騎進巴蜀看到的那座小山包和那尊巨大的猴王雕像。稍一接近,人猿星球的感覺撲麵而來:它真的像好萊塢拍攝過兩遍那個經典科幻電影裏猿猴世界某位著名將軍,而讓你瞬間陷入今夕何夕的恍惚,疑心自己身處的世界已被猴子顛覆。

這座猴山是峨眉山的袖珍版,今天又逢周六,本地遊客極多,大都一副學生春遊的模樣。山下聚集著許多售賣喂猴小食的商販,猴子們泰然自若在人流中穿梭,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搶食良機。爬到山頂,正對遠方的蔚藍海灣張望著,P拿出相機拍照,打開的相機包讓一隻老猴誤以為裏麵裝著食物,湊過來伸手搶,P趕緊把包拿開,可包裏的鏡頭蓋已穩穩握在老猴手中,還跟另一隻猴搶上了。這都什麼事呀!可沒辦法,誰叫這東西對我們人類重要對猴沒用,投鼠忌器,小心翼翼幾番爭奪,猴子悻悻把鏡頭蓋扔了,卻威懾性地朝P怒吼了幾聲。看來這山上的猴脾氣也大著呢,早被遊客慣壞了。至於哪幾隻猴是霸王,山頂寺廟裏的和尚最門兒清。下山的時候,一名和尚走在我們前麵,隻見有些猴子他俯下身去喂它們,喂完還摸摸腦袋以示愛撫;有的則飛起來就是一腳,把猴子踢個八丈遠不說,還轉身嚴厲瞪上一會兒,那情景仿佛是用賞罰分明來整肅隊伍。我對P說:“挨揍的幾隻,肯定是這猴山上屢教不改的惡霸地主,就差步峨眉山猴子的後塵殺一儆百了。”

巴蜀的周末很有記憶中小時候周末的氛圍,城市仿佛都空了一樣,本就安靜的小城更加靜寂。可走著走著,高音喇叭傳來的聲響告訴我們,前方有一場大熱鬧。果然,海邊一塊空曠綠地此時聚滿了人群,有人在發表煽動性演講——這一想當然結論當然隻能通過台下聽眾熱烈的反應判斷。不一會兒,換上一位胖大嫂,開始對著麥克風唱起歌來,台下更有幾位大嫂圍裙都沒脫,便和著音樂且歌且舞;而觀眾們不時發出笑聲喝彩聲,各種小販也推車前來助興,賣冰激淩的、飲料的、椰蓉餅的,甚至炸油條的油鍋都支在了現場……他們究竟在幹什麼,這究竟是場示威遊行還是嘉年華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