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花叫不謝12(3 / 3)

其實,自從上初中以來,女兒就經常莫名其妙地頭疼,是醫生也看不出的那種不時地發作的隱隱的疼痛。

此刻,女兒想大聲地哭,可是怎麼也哭不出來。她拿起筆,在紙上狠狠地寫著:“我很累,很累、很累、很累……” 朦朧中,大大的“很累”兩個字,變成了兩座無形的大山向她傾倒過來,將她從夢中猛地壓醒。

女兒得了中度的抑鬱症,最好休學一段時間,精心調養一下。聽到醫生嚴肅的提醒,她怔住了――怎麼會這樣呢?文靜、懂事的女兒各方麵一向都很優秀啊,這麼小小的年紀抑鬱什麼呢?

到網上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她的心開始一陣陣地驚悸:原來,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不僅已悄然拿走了許多成人的快樂,讓人們整日疲憊不堪地追逐著所謂的成功,已經讓很多人疏遠了幸福,連許多孩子也受了感染,整天被繁重的學習任務壓得幾乎喘不過氣來,已經遠離了少年無憂的快樂……

那天晚上,淅淅瀝瀝地下了一天的雨停了,她一個人站到醫院頂層的陽台上,想靜靜地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氣。猛地抬頭,她看到了夜空裏久違的那輪皎潔的月亮,看到深邃如海的夜幕中那顆顆閃爍的星辰,仿佛一隻隻脈脈含情的眼睛,在悄悄地訴說著綿密的心事。那樣的靜美,是美麗無言的詩句,瞬間就把她的心揉得潮起潮落。她想起了遙遠的故鄉,想起了盛滿快樂的童年的夏夜,流星滑過天宇的驚喜還沒散去,她和小夥伴們便追著一閃一閃的螢火蟲,奔跑在混著青草和泥土好聞的氣味的鄉村大道上,笑聲一串串地撒進路旁的莊稼地裏,和那起伏的蛙聲呼應著,直到母親那親昵的呼喚傳來,她才帶著一臉快樂,戀戀不舍地回到那間小屋。

接下來,在那盞25瓦的白熾燈下,她又拿出父親給她的那副漂亮的羊拐,坐在炕上,隨著花布口袋的起起落落,羊拐變換著花樣,被她靈巧的小手一次次地捉起、撒開,直到汗津津地被媽媽哄進甜甜的夢鄉,還不知不覺地嗬嗬地笑出聲來……

那是生命中多麼美好的一段時光啊。

自從全家搬到城市裏,她的快樂就在一天天地減少了,先是忙碌地學習、學習,然後是忙碌地工作、工作,一個個欲望拖著她不停地去奮鬥,去追求成功……簡直太忙了,她甚至連續幾個月裏,難得有時間與家人一起好好地吃一頓晚餐,更不用說關心女兒的成長了,除了不時地問問女兒的學習情況。

望著病床上好容易才睡下的女兒,她不禁潸然淚下,為自己遲到發現而愧疚:不知不覺中,她像許多家長那樣,已經很自然把快樂從女兒身邊拿走了,卻將忙碌和勞累硬性地塞給了女兒,並以愛的名義,以關心女兒未來的理由,自以為是地剝奪了本屬於女兒這個年紀的快樂……

第二天,她便毅然地向領導打了報告,主動降職降薪,隻為了騰出更多的時間陪女兒。

她帶著女兒去了廣袤的呼倫貝爾大草原,看著女兒追著羊群歡快地奔跑,就像一隻在草地上撒歡的小羊那樣;她帶著女兒去了大興安嶺深處,兩人挎著小筐鑽進樹林裏去采蘑菇,也采回一束束漂亮的野花;她還和女兒在美麗的烏蘇裏江畔,一同追逐雪白的浪花,鄭重地投下一個寫滿秘密的漂流瓶;她還鼓勵女兒自己報名去參加了以“磨練與體驗”為主題的夏令營,讓熾烈的陽光曬黑皮膚,也曬出了健康和堅強……

女兒重返校園後,她告訴女兒:快樂第一,以後再也不問她考試的名次了。她尊重了女兒的選擇,讓她自己去書店買自己喜歡的書看,不再強迫她報名課外補習班,隻讓女兒每天輕輕鬆鬆地上學。有時,個別老師的作業留得太多了,她還心疼地親自上陣給女兒打下手,幫助女兒擠出時間去看喜歡的漫畫,她甚至還教會了女兒一些化解繁重作業的“妙招”,和女兒成了尋找快樂的同盟……

看到女兒每天臉上那毫無遮攔的快樂,她的心裏也充滿了難以言表的快慰。令她感到驚喜的是,自從她輕鬆地工作以後,她有了更多時間操持家務,柴米油鹽挨個兒認真琢磨,家裏一下子溫馨了許多。丈夫也在她的感染下,謝絕了許多應酬,變成了一個戀家的男人。一家三口常常坐在一起,輕鬆地交流各自得到的信息和感受,她還把自己的感想寫成文章發表到報刊上,竟然收到了一些讀者的來信,著實地享受了一番“當作家”的快樂……

更令她驚訝的是,女兒中考竟然考出全校第一的成績。許多孩子家長紛紛向她請教自己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她慚愧地說應該感謝女兒,是女兒教會了她:別拿走了孩子身邊的快樂,讓孩子帶著愉悅的心情去輕鬆地學習,而不是背著重負前行……

是的,不再拿走女兒的快樂,不再拿走自己的快樂,讓快樂感染快樂,讓幸福握緊幸福,正是最好的學習和工作的方式,也是品味生活、享受人生的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