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曆二一三零年,青楊大捷和龍祥大捷並沒有給樂清河和衛奪帶來封賞,由於兩個人都是耿直之人,沒有向朝中權貴獻禮,得罪了朝中小人,首先是樂清河,擅自將龍祥兵馬調借,司馬天絕下旨將除去樂清河龍祥鎮守使的職務,押解回京問罪,龍祥守軍怒斬欽差,起兵造反;接著衛奪由於先是在數年前擅自開倉放糧,而後因為指揮不力造成了一萬兵馬全軍覆沒,之後更是畏罪逃匿,數罪並罰,司馬天絕下旨解除衛奪兵權,就地處死。此舉惹來青楊守軍的不滿,衛奪無奈之下,殺死欽差,與樂清河密謀後,在六月同時在龍祥和青楊起兵,自立國號升龍,立正妻張敏為皇後,遍封手下諸將,叛出天嵐帝國……
炎黃曆二一三一年,衛奪與閃族部落達成協議:如果衛奪能成功,閃族部落將可以在濟州以北地區自治,不需要向升龍交納賦稅,條件是閃族出兵協助衛奪,由於閃族人口稀少,也無力再進兵中原,同意了衛奪的請求,兩處大軍合並一起,發兵中原……
炎黃曆二一三二年,衛奪兵臨嵐月城。這嵐月城乃是天嵐帝國的咽喉要地,守將卓利更是天嵐帝國中少有的兵法大家,憑借嵐月城險要地勢,力阻衛奪三十萬大軍於城下,衛奪強攻五個月,損兵折將,卻乃卓利無何。衛奪對卓利是又敬佩,有憤恨,卻對他沒有辦法,這時謀士陳星獻計,以重金利誘朝中小人,在司馬天絕麵前進讒言:卓利擁兵自重,意圖謀反,司馬天絕信以為真,誅殺卓利滿門,斷去卓利後援。衛奪原以為卓利會投誠,沒有想到卓利看穿衛奪的計策,依然不降,但是卓利在堅守嵐月城三個月後,守軍死傷殆盡,衛奪親自冒險入城,許諾卓利為齊天王,麵君不拜,而且在任何情況下,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卓利感到了衛奪的真誠,在力拒衛奪大軍一年之後,出城投降。得到卓利相助的衛奪如虎添翼,衛奪將三十萬大軍交給卓利,親授隨身配劍,拜卓利為三軍統帥,橫掃天嵐帝國……
炎黃曆二一三八年,衛奪奪取了大半個天嵐帝國,這年的秋天,與天嵐帝國的主力決戰天嵐城外,雙方都調集了全部的力量,兵力總和達一百萬,雖然雙方的兵力相若,但是衛奪的升龍大軍都是身經百戰,各個驍勇異常,而且在絕世名將卓利的率領下,一舉擊潰天嵐帝國,攻下了天嵐城,將耗資億萬的百色園一把火燒成灰燼,而天嵐帝國的皇帝司馬天絕,被卓利淩遲處死,後宮嬪妃分賞眾將……
炎黃曆二一三八年底,衛奪定都天嵐城,改名為升龍城,通告天下,立長子衛宏為太子,免稅三年,釋放牢中的囚犯,大赦天下,同時決定將天下分賞給眾位皇子駐守,在他認為,這樣一來,天下都是由他衛氏子弟掌管,這些親生骨肉自然不會背叛自己,升龍帝國將穩如泰山。同時卓利手中的兵權收回,降為天齊公,長駐升龍城……
現在衛奪的目光已經放在了遙遠的統萬城,他拜自己的好友,大將軍樂清河為帥,發兵統萬城,隻要統萬城一滅,那麼就真的是天下大定,衛奪期盼著這一天的到來……
天下真的就會大定嗎?百姓真的就能夠永享太平嗎?不會的!隻要有人在的地方,鬥爭就永遠不會停止,因為人心是永遠不會滿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