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男人成功創業心理學(1)(1 / 3)

資金是創業的重要一環,沒有錢

誰能做得了大事

張凱原在一家公司當貨車司機。他很想自己開一家運輸公司,可惜沒有資金。於是,他邀請另外兩位司機朋友一起幹。他們三個人的錢加起來買了一輛車。車買回來後,他們用這輛車去向銀行抵押貸款,又買回一輛車。他們再用第二輛車去向另一家銀行抵押貸款,買了第三輛車。這樣,他們的運輸公司便辦起來了。幾年後,他們已擁有十幾輛車,而且還清了一切債務。

創業沒有資金,一切都是免談,巧婦還難做無米之炊,更何況男人呢?當然,資金並不是人人都有,有很多人創業有祖宗留下來的蔭護,但有些人卻一貧如洗,自己沒有資金,怎麼辦呢?下麵我們就介紹幾種借雞生蛋的方法:

1.私人借貸

私人借貸是指你從你的家人、親戚或朋友那裏借來的資金。家人和朋友一般都是創業者理想的貸款人。許多成功創業的人在創業初期都借用過家人或朋友的資金。私人借貸,有時候甚至是你唯一可行的選擇。實際上,根據統計數據,家人和朋友是創業者開辦企業公司所用資金的第二種來源(第一種為自有資金)。一般說來家庭成員和朋友願意支持你,主要是因為他們對你的親情、友情以及對你的能力的相信和尊重,而你所選項目的好壞他們好像並不是特別的關心。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沒有風險,而是風險在加大。如果你經營失敗,就無法償還你的私人借貸,至少在短時期內是這樣的,這會給你家人和朋友帶來許多困難。也許對他們來說,借給你的那一筆錢是不小的數目,如果由於這種貸款把親情、友情和金錢攪在了一起,有可能會帶來更多的麻煩。在我們身邊,有許多這樣的例子,由於創業者無力償還從親友那裏借來的款項,最後導致兄弟反目、朋友失和。所以,你千萬要注意處理好金錢、親情和友情之間的關係。否則,出了問題,將後悔莫及。

首先,在借款之前,你最好向家人或朋友親戚如實地說明你的經營情況與項目,包括其投資額度、預期收入與風險,然後把你的資金狀況和缺口告訴他們,看看他們是否願意將錢借給你,不要讓家人或親戚、朋友陷入一種尷尬的境地。如果獲得了他們的支持和貸款,你也要注意使他們不斷地獲得關於你真實的經營狀況的信息,盡可能地避免他們內心對你產生不信任。

其次,在你向家人或親戚、朋友借貸的過程中,如果有人對你的經營項目產生了很大的興趣,而且他們也覺得有信心,這個時候,你可以詢問他們是否願意進行合作經營。當然,你也得向他們說清楚,一旦合作經營,其收益可能遠遠大於他將錢借給你而獲得的利息,而一旦經營失敗,所要承擔的風險也要遠遠大於他將錢借給你的風險。但是,隻要你的項目得當,且他們也很信賴你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判斷力,那麼通過合作方式來籌集資金是完全可能的。需要強調一的是,如果要合作經營,一定要將合作的條件說清楚,尤其是利益的分享與風險的承擔,以免到後來出現無法收拾的局麵。

2.銀行貸款

在中國,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交通銀行四大商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浦東發展銀行等中小型商業銀行,以及各級農村信用社是一些創業者獲得銀行貸款的重要來源。商業銀行不提供股權資本,主要提供短期貸款,但也提供中長期貸款和抵押貸款。在貸款的時候,如果你無法提供抵押和擔保人,商業銀行往往對初創的企業不感興趣,因為初創企業的風險較大,一般來說,商業銀行在給中小型企業貸款時,會要求某個股東以個人名義提供擔保。

在我國,個人向銀行貸款是一件相當難的事情,即使貸款給你,也需要你提供以下一些資料:

經營說明及經營策略;

管理能力綜合評價;

資本要求;

個人經濟狀況;

融資計劃與現金流量;

投資報告書;

貸款申請書。

除了這些相關的資料,銀行信貸人員還經常會向你提出一些問題。對此,你也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比如:

你需要多少錢?

你想用這筆錢做什麼?

為什麼這種貸款有利於你的創業經營?

你為什麼不備足自己的資金來做這一件事?

你什麼時候能償還這筆貸款?

你怎樣償還這筆貸款?

假如你的經營方案實現不了怎麼辦?

對於這些問題,在回答的時候不要想當然,不要貿然行事,一定要通過你的回答讓銀行對你的經營、你的能力等方麵有一個充分的了解,以提高信賴度。

3.尋找合夥人

在創業的時候,如果你能找一個合夥人,那對你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應該說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如果合夥人都對企業投入資金的話,合夥的企業就能獲得較多的啟動資金,而這種資金的集合對創業者初期的創業活動可能是非常有益的。所以,如果你準備創業但資金又不足,尋找一個或幾個合夥人是一種理想的方法,因為這種形式起碼可以分散風險。需要注意的是,在合夥企業製度下,所有合夥人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一般的來說,合夥關係的建立,往往是以事先的友誼或業務關係為基礎的。創業者更願意與朋友或業務夥伴成為合夥人,之所以這樣,一方麵是因為相互之間的信任,另一方麵也是基於彼此之間的了解。在這一方麵,國際上最著名的惠普公司和微軟公司就是成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