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而且,一品紅的用處也不少。它不但可以供人們觀賞,還可以用於醫藥。按《本草綱目》的記載,大戟的“氣味苦寒有小毒”,“主治蠱毒、十二水、腹滿、急痛、積聚、中風、皮膚疼痛、吐逆”;又可以治“頸腋癰腫、頭痛,發汗,利大小便”。李時珍還說:“大戟能泄髒腑之水濕……惟善用者能收奇功也。”他又說:“大戟味苦(),浸水,色青綠,肝膽之藥也。”這很可以說明大戟的藥用價值了。

[9]在《本草綱目》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以大戟為主藥的方子。例如:“水腫、喘急、小便()及水蠱,大戟炒二兩,幹薑炮半兩,為散。每服三錢,薑湯下,大小便利為度。”又如:“水氣腫脹,簡便方用大戟燒存性,研末。每空心酒服一錢半。”另外有千金方寫道:“中風發熱,大戟、苦參四兩,白酢漿一鬥,煮熟洗之,寒乃止。”藥用的大戟是哪一種大戟,雖然這些藥方上沒有寫明,但是看來紅大戟也不能例外吧。當然,這類專門問題,要由醫師和藥物學家去判斷,這裏所提供的材料,隻能作為研究的參考。

[10]一品紅既然有這麼許多用處,它就更加令人喜愛了。我見過有的畫家畫它,有的詩人歌頌它,那是完全應該的。今後希望有更多的人注意研究它,並且充分地利用它。

1.本文主要運用了()的說明方法,從()、()、()幾個方麵對一品紅進行了說明。

2.給加點的字注音。

郭璞()

邛钜()()

攢簇()()

樅樹()

酢漿()

水蠱()

小便()

苦()

3.第[1]自然段從表達方式上看以什麼為主?采用了哪種修辭手法?突出了“一品紅”的哪些特點?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4.第[8]自然段中畫線的句子在文章的結構上起什麼作用?運用引用的目的是什麼?

5.第[10]自然段從表達方式上看以什麼為主?有什麼表達作用?

6.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你所生活的地方一定也有一些珍奇動植物。請你到圖書館或上網查閱有關資料,模仿本文的寫法,介紹其中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