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頭文字D》(2 / 2)

但“慢工出細活”大抵是不會錯的。自組建基本映畫,與麥兆輝、莊文強搭檔拍攝《無間道》係列以來,劉偉強還真有點脫胎換骨的味道,不但出手慢了許多,而且每部作品的素質都明顯提升,至於新近的《頭文字D》,客觀地說,亦屬成熟穩定的發揮。

劉偉強素有改編漫畫的喜好,以前的《古惑仔》、《風雲》、《中華英雄》等都為他積累了相當的經驗;而賽車題材的片子也拍過鄭伊健主演的《極速傳說》,所以這部融漫畫與賽車於一體的《頭文字D》對他來說應該不是什麼新的挑戰。如果硬要指出《頭文字D》在題材上有什麼突破的話,那就是雖然演員差不多都是中國人,但他們飾演的角色都有一個日本名字。這也是讓無數包括我在內的中國觀眾感到頗為別扭的地方。

刨去影片的日本背景,《頭文字D》基本上是一部清清爽爽的電影。編導的定位很明確,要講述的就是一個小天才嶄露頭角的故事。彼時他還沒有大紅大紫,和無數小孩一樣有著來自各方麵的歡樂與哀愁。他在一個單親家庭裏長大,父親在他身上寄托了所有的愛和期望,卻又會在心情不爽的時候像虐待狂一般毒打他;他也有一個肝膽相照寬容無私的死黨,兩人卻也會因為誤會而打得不可開交;他開始對異性產生朦朧的愛戀,但貌似清純的愛人卻因現實的無情背叛了他。他的不幸家庭境遇,他的羞澀內向,以及他的天賦異秉,有點像哈裏·波特,而坎坷初戀則讓他更像蜘蛛俠。這樣來看劇情,影片實質上就是一個少年人在眾星捧月般的關愛裏脫穎而出,在各種人生挫折裏品嚐苦澀與滄桑的成長故事;拓海也不是一個縹緲誇張的卡通形象,而是一個有著相當親和力的可愛可信的小主人公。我為什麼一開始就對這部電影產生了好感,原因就在它並沒有在一個大而無當的空泛的故事框架裏玩飆車,而是構築了一個真實合理的人際脈絡關係,搭建了一個包涵親情、友情和愛情在內的立體豐富的情感世界。這對普通觀眾而言,勝在人生經驗的貼近。

在這部電影裏,鍾鎮濤杜汶澤父子,與黃秋生周傑倫父子相映成趣,構成了本片最有趣味的段落。鍾杜二人是典型的張揚性格,車技有限卻又好誇口吹捧;而黃周二人則是傳統的內斂氣質,簡直像大隱隱於市一般深藏不露,也不輕易、不善於表達性情。片中黃周二人曾分別載鍾杜二人兜風,結果後一對父子下車後都吐得亂七八糟,這個小小的細節呼應令人忍俊不禁,亦可見編導在細處上著力描摹的認真。影片還對父親形象完全做了朋友化處理,父子代際間的嘻笑打鬧、愛責交加,使得這四人間的關係更加微妙有趣,洋溢著一種說不出的令人愉悅的溫馨。

毫無疑問,四人中黃秋生和杜汶澤一如既往地搶戲,雖然在他們是司空見慣無甚突破的演出,卻依舊難掩表演鋒芒;尤其杜汶澤借用了石班瑜的配音,占據了全片大半搞笑的台詞,加上詼諧的略顯浮誇的形體表演,簡直就是活寶一個,賺盡了觀眾喝彩。這對初登銀幕的主角周傑倫來說,實實在在吃了個大虧。

就周傑倫在影片中的實際表現來看,他的演技的確需要錘煉。看他演戲一直忐忑不安,生怕他會出什麼錯,或者背不出台詞,而事實上他也確實鮮有完整說出一句對白的時候;除了支支吾吾地講話,周在和他人演對手戲的時候眼睛基本不敢直視對方,也就是說幾乎沒有眼神交流。不過從拓海這個角色的含蓄性格來看,周傑倫青澀稚拙的演出勉強也能夠自圓其說。可說,雖無出彩,但也差強人意。為此,他還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以及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人的提名,風頭亦如他在樂壇一樣強勁。

相比影片在親情、友情上的落力刻畫、生動飽滿,片中的愛情戲在橋段及對白上都略顯不足,新意欠奉,尤其是鈴木杏那句曖昧的“我特意買了條布很少的泳褲”之類的台詞有弱智之嫌。鈴木杏個人的表演當然也就無從談起。而更有可能讓觀眾無法接受和覺得匪夷所思的是鈴木杏被一個從未正麵露臉的中年大叔霸占,這一情節有點為戲而戲,曲折突兀得太過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