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錢偉長 忠於祖國的人民科學家(1 / 2)

——因為愛國而放棄優越的工作待遇,這就是偉大

錢偉長出生於被列強瓜分、蹂躪的舊中國,他和很多中國近現代的科學家一樣,有“科學救國”的偉大誌向。錢偉長師從於馮·卡門教授,與錢學森是一個老師,他一生從事航天、航空領域方麵的物理研究,是國際上公認的核武器理論奠基人之一。

棄文從理

錢偉長出生於1912年10月9日,他誕生於中國江蘇省無錫市鴻聲鄉七房橋村。錢家是當地有名的書香世家,父親致力於創建新式學堂,但卻一生貧困。他的名字“錢偉長”是中國著名國學大師、他的伯父錢穆所起。

當時的中國經曆了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在這兩場戰爭中,中國以慘敗而告終,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1911年,為挽救民族危亡,革命黨人在武昌發動了起義,推翻了喪權辱國的清政府,建立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但是,這個政府並沒能改變中國屈辱的局麵。錢偉長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從小便滋生了愛國的情懷。

最初,錢偉長在家鄉七房橋小學讀書,後來家鄉失火,錢偉長又陸續進入蕩口鎮的學校讀書。因為動蕩不安和家庭貧困的關係,錢偉長的學業時斷時續。13歲時,錢偉長到了無錫讀中學。16歲時,父親病逝,錢偉長在伯父錢穆的支持下到蘇州讀高中。

高中畢業後,錢偉長憑借著優異的文史成績,被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中央大學,五所知名大學錄取。在錢穆的建議下,中文、曆史雙科滿分的錢偉長進入清華大學曆史係。然而,就在這一年的9月18日,中國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擁有近三十萬正規軍、三百架飛機,以及配備了武器的東北軍,他們按照蔣介石的不抵抗命令,竟一槍未放撤出東北,讓不到兩萬人的日本關東軍占領了整個東北。

消息傳來,舉國悲奮。錢偉長意識到研究曆史對挽救危亡中的中國沒有實際效用,於是決定轉而學習物理,以求振興中國的軍力,抵禦外國侵略者。但是,他轉科的要求被當時清華大學物理係教授吳有訓拒絕。因為錢偉長屬於典型的“偏科生”,文史極具天賦,甚至雙科滿分,但是在物理數學上,卻是差的一塌糊塗,加起來不到20分。但看到錢偉長的誠意後,吳有訓勉強答應他試讀一年。

錢偉長沒有辜負吳有訓給他一年試讀的機會,為了趕上物理學係的課程,錢偉長起早貪黑讀書學習,他認真刻苦,廢寢忘食,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圖書館、宿舍、教室中度過,一年後,他的數學、物理成績終於趕了上來,兩門都超過了70分。

1935年,錢偉長考取了清華大學的研究院,跟隨吳有訓進行光譜方麵的實驗研究。1936年,錢偉長參加了北平大學生抗日愛國運動——一二·九運動。

在熱衷於物理學習的同時,錢偉長不忘提高身體素質。錢偉長是清華大學足球隊的主力前鋒,1937年的遠東運動會上,他出席參加運動會,並射進了一個球。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麵爆發,錢偉長在天津耀華中學任教一年,當時天津已經淪陷,直到1939年,錢偉長奔赴中國抗戰根據地——雲南昆明。在西南聯大任教,教授熱力學,並且同孔祥英女士結婚。

雕蟲小技戲德軍

錢偉長出國留學的路程頗為曲折。1939年,錢偉長考取了第七屆中英公費留學,同年九月二日,錢偉長準備從香港赴英國留學,不巧趕上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方麵因為戰事吃緊,將所有赴英國的輪船緊急軍用。在這種情況下,錢偉長隻得返回雲南昆明等通知。就是在這個時期,錢偉長接觸到了關於彈性板殼的問題。

次年8月,錢偉長在上海乘坐了“俄國皇後號”前往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求學,這也是多倫多大學首次接受中國的留學生。在這裏,錢偉長發表了他關於板殼理論的論文《彈性板殼的內稟理論》。據說,愛因斯坦在見到錢偉長的論文後,十分驚訝,他說:“這個中國青年解開了我多年的問題。”此文奠定了錢偉長在科學界的位置,並造成幾十年不衰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