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立寨練兵(1 / 2)

王東對這次募兵非常的看重,親自蹲在募兵點上把關,同時對招募軍士提出了幾個比較苛刻的要求,第一年齡不可超過二十歲,二十歲身體已經發育成熟,可心智卻沒有跟上,正是一個容易頭腦發熱的年紀,沒有其他雜亂的思想,易與鼓動、易與訓練、易與指揮;第二身高在一米六五以上,也就是漢七尺,俗話說身大力不虧,骨架展開了其他肌肉可以慢慢鍛煉,不過等王東見識到漢朝人普遍的身高後,這個標準增加到了一米七,王東也沒有想到漢朝人的普遍身高竟然和後世沒什麼兩樣,看來漢族的血統在古代是非常優秀的。

其他諸如力量、速度、彈跳的測試也叫王東大吃一驚,大呼漢族果然是在不斷戰鬥中誕生的民族,也為後世越來越淡漠的漢族血脈而悲哀。

三天的功夫,五百兵士的名額很快招滿,王東又請示煥枚多招募的一百多人,加上現有的兵丁,湊夠兩個曲一千人,編為都昌營,王東自任都尉,甲曲五百人,全部有新募的的新兵組成,裝備盾牌和環首刀,新兵就如白板可以叫王東任意施為,加上清一色的熱血少年,所以甲曲是都昌營的主力,不過甲曲的長官軍侯不能再用新人,王東在原都昌漢軍裏提拔了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兵,名字叫葛利山。

乙曲是各部混雜在一起,有老兵、有新兵,還有王東的雜兵,分出二百對弓弩熟悉的射手,湊出騎術合格的二十騎兵,其他都裝備長矛,乙曲的作用是提供各種支援,軍侯是在王東在來都昌路上招收的一名遊俠,叫竇永,字懷安,武藝不怎出眾,可勝在頭腦靈活。

至於一直跟在王東身邊的徐清,則是都昌營的軍司馬充作整個營的總教頭,徐清的一言一行都是最標準的軍人形象,王東希望自己的軍隊單純一些,那麼有絕對忠心的基地士兵來充任教頭是再合適不過了。

另外王東又以招募隨軍民夫的名義招收了二百壯丁,編了兩隊輜重兵,平常操練和甲乙兩曲無二,戰時可以隨時補充兩曲的損耗。

煥枚對王東的這種做法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都昌的武庫充裕,支持這點人馬不在話下,另外黃巾軍大部依舊圍困北海城,要是都昌兵多的話,或許對北海還能提供一些支援,以後黃巾軍剿滅後,朝廷論功行賞,他煥枚也能水漲船高。

就這樣,王東以各種名義把自己手下的九百兵丁變成了一千二軍士,同時在都昌城外建寨練兵。

“告訴我你的名字!士兵!”王東在練兵場上對著一名新兵大吼道,他雙目圓瞪,鼻尖差點貼著對方的鼻尖,響雷般的聲音震得周圍幾個人晃了一晃。

那名士兵耳朵被震得嗡嗡作響,可不敢去擦被噴了一臉的口水,回答道:“我叫張二牛,都尉。”

“你早晨沒吃飯嗎?”王東繼續噴:“再回答我,你叫什麼名字?士兵!”

“張二牛,都尉。”張二牛的聲音提高了八度,整個校場都能聽到他的吼聲。

“很好,作為一名士兵,胸中就要存著一股不屈的正氣,並用最大的力氣喊出來,我王東的軍隊隻要男子漢,不要娘娘腔,再告訴我一遍,你的名字,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