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東萊定(1 / 2)

都昌營可謂給了所有東萊官員一個大大的驚喜,以霹靂之勢殲滅東萊黃巾為東萊人津津樂道。太守史昂乍一聽到都昌營報信,先是不信,再著人探查完戰鬥之地後,喜極若狂,竟然不顧身份命令東萊大小官員出城迎接都昌營的到來。

在東萊為官本來就沒什麼前途,窮山惡水出刁民,如果能結交鄰裏這支強兵,自己身家性命也能有所保障,於是也就放下身段出城迎接這麼一個不入流的官員。

史昂當然不在此列,要是他敢出來,被人參上一本上下不分、尊卑無序,估計仕途算是徹底走到盡頭了。

不過太守府裏,史昂還是隆重的招待了王東。

王東對這種宴請也算是輕車熟路,宴上也沒什麼出彩的人物,王東隻管吃喝裝粗魯狀,諸多官員雖然不屑,但也隻得陪著笑臉。在漢代,軍功是硬實力。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史昂裝作不經意的問道:“都尉剿滅黃巾,解我東萊心腹大患,我與諸位銘記於心,聽說黃巾劫掠成性,想必王都尉收獲頗豐。”

王東撕下一個雞腿大嚼,這種夠年份的雞確實夠香,嘴角都不禁的流出油來:“賊人都是窮鬼,兵器剁菜都剁不動,還有臉拿出來剁人,我拉走也閑礙事,不如送於大人打造農具。”

史昂暗指黃巾賊劫走的糧草,這可關係到他的前程,他已探知中原嚴重缺糧,東萊這批糧草雖不多,卻是急人所急能討個不錯的彩頭,再托關係活動一下,未嚐不能調離著蠻夷之地。王東卻隻提兵器,不知是不知,還是故作不知。

王東一臉吃相叫史昂極為厭惡,若非為了那批糧草,他早就拂袖而去了,如今為了前程也隻能同這小都尉賠盡笑臉:“這批黃巾在我東萊肆虐旬日,百姓苦不堪言,所有收成全部被劫掠而去,父老涕零、幼兒待哺,真乃人間慘象,若子升得了這批糧草,不如散於百姓,成就一番功德。”

散於百姓?恐怕王東前腳放完,史昂後腳就叫人把糧食給收回去。另外當初管亥還想著在東萊生存,劫糧時害怕報複,沒有把事情做絕,每戶均留有不少餘糧,半島有山有海,人口不多,斷不會餓死人。

再說王東吞進口裏的又豈會吐出來?

“糧草?東沒有見到,想必被賊人藏進山裏了。”

“賊人不是都被殲滅了嗎?”

“出山的賊兵是被殲滅了,可山中尚有不少,大人說的糧草想必被他們早早的運進山去了。”

“還有賊兵,這可如何是好?還望王都尉速速進剿,還我東萊太平。”

聽說還有賊兵,席上立即亂作一團,東萊武備算是徹底荒廢了,現在得知還有黃巾猛虎在側,恐怕眾人晚上又睡不著覺了。

“隻有千多賊兵,無奈山中地形複雜,賊兵又守有緊要,我同東夷人攻過一次,結果損兵折將奈何不得他們,若是野戰,我都昌營定殺他們個幹幹淨淨。”

有人奉承道:“都尉大人威武,不如在黃縣多盤衡幾日?解決完這股黃巾在回去。”

史昂更是幹脆:“我看子升就不要回去了,都昌畢竟是小縣,不如留在我東萊,我上書朝廷保你做我東萊校尉。”

史昂怕黃巾怕的要挖牆腳地步,這大出王東意料之外。東萊要人,以孔融不重軍事的性格,加上武家人的排擠,他王東還真可能被發配過來。都尉升校尉看似風光,但東萊地廣人稀、遠離中樞、政治薄弱,難有作為,王東就是求一個安定的後方,沒想著把自己也陷進去。另外以基地的位置,他也不可能舍棄自己的根本都昌。

“你東萊窮的還沒有都昌舒坦,連個漂亮娘子都沒有,我幹嘛來你們著。”

王東雙眼一瞪,一副兵痞模樣,這句話不亞於打臉,怒氣瞬間就充滿整個大堂,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絕了他們這個心思。

有求餘人還不能當場發作,史昂這才想起王東是北海有名的莽夫,又最貪財,若把他留在東萊,本來不薄的地皮根本經不住他的搜刮,心中不免還有些慶幸剛才王東沒有答應。

不過黃巾的威脅還是需要解決的。“那都尉留些兵馬在我黃縣如何?”

王東同樣搖頭拒絕:“我北海靠著泰山,賊患可比東萊嚴重,不如我把一支部隊放在掖縣,兩廂都有照應,黃縣若有匪情,快馬一日便到。”

都昌營在掖縣駐兵,也算給東萊官員吃了一個定心丸。都昌營的行軍速度,眾人可是見識過了,前些日還在掖縣按兵不動做王八,現在突然就出現在黃縣剿滅了劫糧的賊兵,數百裏的路程,王東說一日可達,沒人認為是虛言。

能爭取到這個結果,史昂也算是安了心,王東剛才的狂言也被他放在腦後,能成一郡太守,這點肚量還是有的,大家共飲一樽算是把這件事給定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