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從兒子和他的同學來看,他們顯然對我們的一相情願,並不買帳。相反,過多的比較,反而讓他們厭煩,甚至逆反。
正躊躇著怎麼和兒子他們溝通,兒子的同學忽然說,其實,我也有比我爸爸強的地方,前不久剛剛參加全國中學生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上,我獲得了二等獎,而我爸爸,至今連怎麼上網發郵件都不會。
我拍拍兒子和他的肩膀。我讚成他們的觀點,你們可以不比自己的爸爸強,也不一定什麼都要超過自己的父母,但你們同時應該知道,你們身上,一定有超過你們父母的地方。
孩子,我認同這樣的超越。
學會修理錯誤
孫道榮
很晚了,兒子才背著書包,姍姍回家。
問他,今天怎麼這麼遲?兒子撓撓頭皮,不作聲。看樣子,很可能又是在學校犯了錯,被老師留下了。這小子,越來越調皮了,隔三差五,我們就會因為他的錯誤,而被老師喊到學校去。有一次,學校運動會上,因為支持不同的隊員,和另一個班的男生扭打了起來,把人家的衣服給扯破了,我們陪了人家新衣服,向對方家長道歉。還有一次,他在同桌的女生書包裏,放了隻玩具老鼠,女生打開書包,拿書時竟然摸出一隻老鼠,嚇得一聲尖叫,身體往後一仰,跌倒在地,擦破了頭皮,我們又上門向女生父母陪不是……惡作劇、打架、損壞物品,三天兩頭,兒子就捅個什麼婁子來,我們隻好一次次代他向人家賠禮、道歉、賠償。每次都接到班主任的電話,我都會頭皮發麻,不用說,孩子又犯錯了。可是,今天,並沒有接到兒子老師的電話啊?
吃晚飯時,忽然發現,兒子的左手上,有一道傷口,血跡未幹。看來,他有事隱瞞了。我厲聲責問他,是不是又在學校和人打架了?兒子手往後縮了縮,怯怯地回答,沒啊。沒?沒打架手怎麼受傷了?
兒子低下了頭,半晌,懦懦地說,我把老師的新椅子弄壞了。
果然又在學校淘氣了,這孩子,咋就不肯讓我們省一點心呢。問他經過。
兒子說,今天老師搬了張新椅子到教室,是電腦椅,能轉動的。課間休息時,他和幾個男同學好奇,就上去坐了坐。幾個人搶著坐,一齊壓了上去,不小心就把椅腳給壓折了。
我努力壓住往上竄的怒氣。問他,那需要賠多少錢?
兒子抬起頭,輕聲說,不用賠錢了,我已經自己處理好了。
自己處理好了?我看看兒子,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哪次在學校犯了錯,不是我們幫他擺平的?問他,是不是用自己的零花錢賠了?
兒子說,不是。是這樣的。我們把老師的新椅子弄壞了之後,等待老師批評,然後給你們打電話,賠錢。老師看了看損壞的新椅子,卻對我們說,損壞公物要賠償,不過,如果你們能夠自己修理好,就不需要賠償了。
另外兩個同學表示願意賠錢,但我覺得,椅子隻是腳折了,可以拉拉直修好。而且,我不想再因為我的錯誤“驚動”你們了。
原來是這樣。那後來呢?我迫不及待問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