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心中一定要有愛心(2 / 2)

小王子在燭光的映照下,看見那些白色的字跡化作美麗的綠色,變成這樣的幾個字:每天為別人做一件善事。小王子遵命而行,不久,他果然變成了一個快樂的少年。

這個故事闡明了幫助別人快樂就是幫助自己快樂的內涵。

現實中,愛心不光體現在對他人的關愛,對家人更應如此。許多人常常認為,家對自己來說實在是太熟悉了。自己總是待在家中,因此就自認為家人、房子、環境、安全感、舒適感、一草一木等都是本該存在的,家人對自己幫助也是應該的,從而忽略了對家人的關愛和付出。

有一天,一位父親心血來潮,教他7歲的兒子使用割草機。

當教到怎樣將割草機掉頭時,孩子的母親突然喊他,詢問一些事情。當父親轉過身回答她的問題時,調皮的兒子卻把割草機推到草坪邊的花圃上,並充分利用他剛剛學到的技術,開展工作——真是可惜,割草機所過之處,花屍遍地,原本美麗的花圃留下了一條2尺寬的空隙。

父親回來後,麵對眼前的事實,怒不可遏,他有些失控了。要知道,這個花圃耗費了他3個月的時間和精力才侍弄成今天這個令鄰居們羨慕的樣子呀!可是僅僅才兩分鍾的時間,就被兒子破壞得不成樣子了。

“哦,天啊!你在幹什麼?”他怒吼起來,就在他想要揍兒子一頓的時候,孩子的母親快步走到他身邊,用手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你別這樣,要知道我們是在養小孩,而不是在養花。”

不錯,父母是在養小孩,不是在養花。對孩子的錯誤要用愛心來包容。那些曾經被孩子們用棒球砸碎的窗戶玻璃、不小心碰倒的台燈以及掉在地上摔碎的碟子,還有那些花圃裏被割掉的美麗的花,它們既然已經被毀壞了,我們又何必再去傷害一個孩子稚嫩純潔的心靈呢?在這種時候,我們必須牢記,物質上的東西毀則毀矣,切不可再讓孩子的心靈受到傷害,使他們原本充滿活力的思維變得遲鈍,乃至麻木,否則我們失去的將不僅僅是那些玻璃、台燈、碟子、鮮花,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心靈。

有句猶太諺語說得好:“如果我不為自己著想,誰又會為我想?但,如果我隻為自己著想,我又算什麼?”隻知占有的人,比任何人都要貧窮;隻愛自己的人,比任何人都要寂寞。你給了別人溫暖,你的世界也就是溫暖的,給予他人幸福就是給予自己幸福。

心靈燈塔

富有愛心的人,不但自己的生活充實快樂,而且能感染那些麻木了的、塵封了的心靈。積極的愛心行動是一種正確的善良的心態。做人有愛心,你會很樂意分擔別人的痛苦,也會高興地把自己的快樂和朋友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