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封褪了色的林肯親筆簽名信,被一家著名的圖書館收藏展覽。這封信的旁邊還附帶了一張紙條,上麵寫著:“羅斯韋爾·麥金太爾犧牲於弗吉尼亞的一次激戰中,此信是在他貼身口袋裏發現的。”
一旦被給予第二次機會,麥金太爾就由怯懦的逃兵變成了無畏的勇士,並且戰鬥到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由此可見,寬恕的力量是何等巨大。由於種種原因,人不可能不犯過失,但隻有寬恕才能給人以第二次機會。
寬容本身也是一種溝通、一種美德。假如生活中,我們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或自己身邊的人做錯了什麼,千萬不要生氣憤怒,而應學會寬容。生氣憤怒是人類最壞的毛病之一,它是在用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是一種徒勞的、於己於人無益的活動。
一天晚上,有位老禪師在禪院裏散步時,發現牆角有一把椅子。他知道有人不顧寺規,越牆出去閑逛了。
老禪師搬開椅子後蹲在原處,果然沒多久有一位小和尚翻牆而入,在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後背跳進了院子。當他雙腳落地時,才發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父,小和尚頓時驚惶失措。
但是,老禪師並沒有責備他,隻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件衣服。”小和尚感激涕零,回去後告訴其他師兄弟,此後再也沒有人夜裏越牆出去閑逛了。
如果這位老禪師換一種心態,不用寬容之心而是很嚴厲地責罰自己的徒弟,相信眾弟子隻會因規矩而不敢再外出閑逛,但他們心中一定會對老禪師產生深深的不滿。用理解和原諒熬一服包容的“湯藥”,才能根治心靈深處的錯誤“毒瘤”。
寬容別人的過錯,即使隻是一句安慰的話,也能迎來天空無邊的蔚藍。寬容不是姑息別人的錯誤,也不是軟弱的表現。寬容是一種理解,一種涵養,不是簡單的原諒和饒恕。當別人做錯事時,寬容對方往往是處理事情最好的方法。
有一位部門經理,在一次外出時,手提包被盜,裏麵除了常用的錢物外,還有公司的公章。當她又內疚又擔心地站在總經理麵前講完所發生的事情後,總經理笑著說:“我再送你一隻手袋好嗎?你前段時間的工作一直非常出色,公司早就想對你有所表示,但一直沒有機會,現在機會終於來了。”
沒有暴跳如雷,總經理用寬容的態度處理了這件事,使部門經理心懷感激,後來任憑其他公司用多麼優厚的待遇聘請她,她都不為所動。
多一點大度,多一點容忍,多一點體貼,多一點諒解,與此同時,你也會少一些憂愁,少一些煩惱,少一些鬱悶,少一些悶悶不樂,少一些不快,降低了耗氣傷神的砝碼,增加了健康快樂的基數,善待他人益於自己。
心靈燈塔
寬容並不等於懦弱,這是用愛心淨化世界。寬容是人世間永恒的愛與被愛。投桃報李,把寬容插在水瓶中,它便綻出新綠,播種在泥土中,它便長出春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