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側耳細聽,像是張策的聲音,於是叫道:“張策兄弟,我在下麵,有鐵鏈子鎖著我呢!”上麵那人正是張策。原來張策在西屋睡覺,正睡間,猛聽張三在對麵屋內大聲叫他,猛地醒來,隻見幾條鐵鏈從床下甩出,朝他扔來。他大叫一聲,掙脫出來,那鎖鏈沒有鎖住他,把那漁夫鎖了個結實。緊接著,那床慢慢下沉,沉到下麵洞穴內,上麵天花板又複合上。
張策正在驚疑,猛見一個女子手持寶劍,領著一夥僧人闖了進來,僧人們凶神惡煞,個個手持兵器。那女子峨眉橫翠,粉麵生春,滿頭珠翠,花金縷細,手持一柄峨嵋寶劍。張策沒想到在這滿山皆僧的海天佛國還有這麼一位妙齡女子。
那女子恨恨道:“賊人何處逃?快不跪下?”說著,一招“仙人指路”,直朝張策胸口刺來。張策往旁邊一閃,破窗而出。那女子帶眾僧追了出來。那女子又一招“湘子挎籃”,用寶劍去挑張策的左側,張策施展“白猿獻果”,用手指戳了那女子的左臂,女子頓覺左臂發麻,舞動寶劍左右翻飛,眾僧高舉火把,一齊攻來。張策見硬打不行,發一聲喊,躍過牆頭,飛跑而去,那女子和眾僧緊緊追趕。
張策正跑著,忽見旁邊巨石上飛下一人,那人施展鷹爪功,猛撲過來。張策一招“白猿鑽洞”,躲過那人,施展開自己獨創的劈掛通臂拳,與那人酣鬥。溶溶月下,張策見那人身披火紅袈裟,麵目凶惡,認出他就是法雨長老,不禁罵道:“你這老禿兒,人家向你要白果丸,治傷救人,你為何下此毒手,設下圈套?”法雨長老嘿嘿冷笑,一甩袖子,一股風呼地撲來。
張策左右騰躍,如同白猿,一忽兒跳於頑石之上,一忽兒竄於樹上,一忽兒跳於法雨長老身後,時不時擊打長老幾掌,弄得法雨長老左右環顧,隻是抓不到張策。
原來張策精通的通臂拳屬猴拳類,早在明代戚繼光著的《紀效新書》中,猴拳就被列為“古今名家”之一,據唐代《劍俠傳》中記載,相傳古時有一白猿教給越女劍法。通臂拳和王行通臂拳等。據聞,白猿通臂拳係戰國時代孫臏所創,少林通臂拳是李鏡源所創,五行通臂拳係清末北京白雲觀韓老道所創,授拳時按照金、木、水、火、土五門階段依次進行,土門是最高的秘傳,據說包括有奇門遁甲這種隱身法。劈掛通臂拳是張策所創,就是把通臂拳和劈掛拳結合在一起,發勁剛猛,通臂拳發拳是勁由背發,經肩和肘而圓滑地達到手指,背和肩也配合肘臂發功,故稱通臂拳。張策年輕時曾受業於韓老道,拜其門下苦學數載,壯年時北走關外,南至齊魯,聞名大江南北,蹤跡所至,聲譽大振。
卻說張策心中惦念張三,不願與法雨糾纏,虛晃幾拳,又往山上跑去,法雨長老追了一程,不見了張策蹤跡。
張策繞了幾個圈子,又轉回到普濟寺後院。他投了一顆路石,未見任何動靜,於是潛身到張三的房內,在地上尋找開啟洞穴的機關。
張策摸著摸著,見那床角有個木輪,他轉動木槍,兩塊三尺多長的石板慢慢移開。張策叫道:“張三爺在裏麵嗎?”張策叫道:“在,在,隻是鐵索綁著,動彈不了。”張策手搖木輪,不能離開,於是從懷裏摸出一柄短刀,扔了下去,張三用嘴接住。這刀乃是一柄寶刀,有削金剁玉之能,張三用嘴叼刀三劃兩劃,那些鐵索都齊齊削斷;張三往上一躍,上了居室地麵。張策手一鬆,兩塊石板複又保上,沒有任何痕跡。
張三道:“長老對咱們恨之入骨,這裏麵定有原因,我在下麵時總聽見一個老婦的啼哭,莫非是‘江南第一妙手’解鐵夫的老母,不如先抓一個和尚問問。”張策道:“張三爺說得有道理,先摸摸虛實,再作計議。”
二人來到天王殿前,見東邊有個甬道直通僧房,正巧看見有個巡更的小和尚一瘸一拐而來。張三神不知鬼不曉劈胸抓住那小和尚,把他拽到僻靜處,低聲問他法雨長老與洪升究竟有什麼關係,又問他“江南第一妙手”解鐵夫老母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