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孚王府飛槍仍從容 陶然亭放眼看世界(2 / 3)

張三斜著一雙醉眼,上下打量著軍官道:“我可不認識您。”

軍官道:“在下姓王,是吳佩孚大帥的副官。吳大帥聽說您武功超群,特派我邀請您擔任武術教官,我已經到您府上去了三次,您都不在,今天好不容易找到這裏……這是吳大帥的名片。”說著,把一張一尺長的大名片遞了上去。

張三連看都不看,說:“我老眼昏花,看不清字兒,你們今兒個辮大帥,明兒個袁大帥,現在又出來個吳大帥,走馬燈兒似的,我也弄不清你們誰是誰。您請收回吧!”他一仰脖子,一杯酒落了肚,招呼他的酒友:“來,老哥幾個,喝,喝,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王副官神情尷尬,卻不好發作,一揮手,一名衛兵上前,手裏托著一隻沉甸甸的黑漆方盤。王副官掀起盤上的黃綢,露出滿盤白花花的洋錢,滿臉堆笑道:“這四百塊大洋是吳大帥的一點小意思,敬請三爺笑納。”

張三一邊給朋友斟酒,一邊說:“嗬,還真不少給,比袁大頭還闊氣,要我沒這個福分,誰給的錢兒多,我就越瞧不起。天底下像我這樣的把式不新鮮,但像我這樣窮卻難找。我就喜歡這個窮,窮得自地。你那些洋錢兒,揣回去吧?”

王副官耐住性子,說:“吳大帥為了以武力統一中國,使民國法統重光,廣招天下英雄豪傑,正是先生大有作為之時……”

“噓……”張三湊到王副官耳邊,指著牆上貼著的紙條,壓低聲音念道:“莫談國事!”

王副官氣得臉上呼呼地冒火,但仍強裝出笑容,又說道:“您的好友張策都出去給張作霖大帥當保鏢了,您也……”話未說完,張三一拍桌子,從腰上取下旱煙袋,點上,拂袖而起,提起座旁的鳥籠,口中念叨著:“可真是的,連口素淨酒都不讓喝……”搖搖晃晃,揚長而去。

因為“臂聖”張策在張作霖那裏當保鏢,張作霖的總參議楊宇霆也想請個名手當保鏢,有人介紹了張三,又說張三如何不肯“出山”。

楊宇霆想了想對馬弁頭目道:“你就說我找他問點事,不是請他當保鏢,我就不信他有邪功夫!”

馬弁頭目帶著四個馬弁在鬧市口瑞興隆茶館找到了張三,張三同他們來到設在朝陽門內大街原清朝孚王府的大帥府。

楊宇霆問張三:“你就是醉鬼張三嗎?聽說你的武術很好,你有什麼特殊的功夫?”

張三回答:“我隻會鄉下的一些粗拳,上不了大雅之堂。我的武功沒有什麼特殊的,隻是比一般的武術快一點。”

楊宇霆聽了,眼睛一翻:“快?你還能有我的手槍快嗎?”

張三說:“你別讓我看見槍,看見了你就沒我快,不信你找一個人來,站在咱倆中間,吹哨,咱倆各自站在一邊相距約五米,哨一響,你掏槍就打,打死了我認命。”

楊宇霆說:“好吧。”他馬上叫一個馬弁站在中間吹哨,哨響後楊宇霆掏槍就打,這時張三已在楊宇霆的身後,並說:“我在這裏。”楊宇霆聽後,反手又是一槍,張三動轉到楊宇霆的麵前。

這時雙方彼此哈哈大笑,楊宇霆說:“張先生的功夫果然好,我請先生在府上用餐。”張三知道他一定會提出當保鏢的事情,馬上推辭說:“我孩子病了,我要回去照顧。”楊宇霆見他婉言謝絕,也不強留。

張三回到家裏,張氏擔心地問他:“楊大帥把你叫去幹啥?”

張三笑著說:“沒什麼,楊宇霆差點兒把我槍斃了。”

以後,楊宇霆又派人給張三送來皮襖大衣等貴重禮物,張三都婉言謝絕了。燕子李三遇到他,問他:“人家送你東西,你為什麼不收下?”

張三說:“要收下他的東西,將來就得給他辦事,還是不收的好,這樣可以省卻很多麻煩。”

這時忽然傳來張三摯友‘單刀李’李存義病逝的消息,張三急忙趕到直隸深州參加了李存義的葬禮。

落葉蕭蕭,秋風悲涼,張三在李存義墓前默默地培土。他暗暗落淚,為這位在人世間奮鬥了七十四年的武要泰鬥致哀。他想: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但他實際上已經死了。李存義先生為抵禦外國侵略者,在中國武術史上譜寫了不朽的篇章,他的死比泰山還重,將永遠活在人民心裏。

又過了兩年,張三的好友羅癭公也病逝於東交民巷德國醫院,骸骨埋葬於西山幻住園,這對張三無疑又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羅癭公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朋友之一,這位廣東才子,幼年時就讀於北京廣雅書院,是康有為的學生;義和團運動爆發前夕,他與張三在北京廠甸廟會相識,以後成為詩酒朋友;張三敬重他的才學,羅癭公佩服張三的為人和武技,並給予他不少幫助,張三常歎道:“人生得知音者難,羅癭公雖比我小十八歲,但我們親如手足。”辛亥革命後,羅癭公同王金亭一樣也曾在北洋政府任職,袁世凱稱帝後,他憤而辭職,袁世凱欽慕羅癭公的才學,曾吩咐部屬送去重禮相聘,羅癭公閉門謝客,拒不受祿,爾後縱情詩酒,流連劇場,與王瑤卿、梅蘭芳等人結為戲劇摯友。1917年,程硯秋13歲時,聲帶喑啞,在倒嗓時期,程硯秋的師父榮蝶仙與上海戲院訂立600元一個月的合同,擬讓程硯秋赴滬演出,羅癭公聽說後,非常著急,恐他南下演出,嗓病會更壞下去,於是出資將程硯秋從戲班贖出,延聘名師授藝,並親自教程硯秋識字、讀書,幫助程硯秋根據自身條件,發揮藝術特長,為他編寫了《龍馬姻緣》、《梨花記》、《紅拂傳》、《鴛鴦家》等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