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回 長生殿半夜私盟 勤政樓通宵歡宴(2 / 2)

玄宗見了,愈加歡喜,謂楊妃道:“此果似知人意,我與你同心一坪,所以結此合歡之實。我二人可共食之,以應其詳。”乃促坐同剖,交口而食。楊國忠又複獻諛,以為此乃非常之祥瑞,宜賜酺稱慶。玄宗準奏,遂降旨,以宮中有珍國之祥,賜民大酺。於是擇日,率領嬪妃及諸王輩,禦勤政樓,大張聲樂,陳設百戲,聽人縱觀,與民同樂。都下士民男婦擁集樓前,好不熱鬧。教坊女人,有王大娘者,能為舞竿之戲,將百尺長的一根大竹竿,捧置頭頂,竿兒上綴著一座木山,為瀛洲方丈之狀,使一小兒手持絳節出入其間,口中歌唱。王大娘頭頂著竿,旋舞不輟,卻與那小兒的歌聲節奏相應。玄宗與嬪妃諸王等看了,俱嘖噴稱奇。時有神童劉晏,年方九歲,聰穎過人,官為秘書省正字。是日在樓侍宴,玄宗命詠王大娘舞竿詩,劉晏吟道:

樓前百戲競爭新,惟有長竿妙入神。

誰道綺羅偏有力,猶自嫌輕更著人。

玄宗與妃嬪及諸王,見劉晏少年吟詩敏捷,詞句中又隱帶諧謔之意,都歡喜稱讚。玄宗以錦袍賜之。

宴至晚夕,樓上掛起各樣花燈,光彩眩目。忽樓前人聲鼎沸,也有嬉笑的,也有爭嚷的,也有你呼我應的,極其嘈雜。

玄宗問是何故,內侍奏道:“眾人爭看花燈,擁擠喧嘩,嗬斥不止。伏候聖裁。”玄宗道:“可著該管官嚴飭禁約,如再不止,拿幾個責治示眾便了。”劉晏忙奏道:“人聚已眾,不可輕責。況陛下既與民同樂,許其縱觀,如何又加責治。以臣愚見,莫如使梨園樂工,當樓奏技,傳諭眾人,令各靜聽。眾人喜於聞所未聞,則喧聲自止矣。”玄宗道:“此言極是。”遂命內侍先傳聖旨,曉諭諸人。隨後梨園眾子弟,個個錦衣花帽,手執樂器出至樓頭,齊齊整整的都站立於花燈之下。眾人擁著觀望,那歡笑之聲,雖未即止,然不似以前喧鬧了。高力士奏道:“眾樂工之中,惟李的羌笛,尤為擅名,是乃眾人之所喜聽,宜令其先吹一曲,以息眾喧。”玄宗依奏,命李先獨自當樓吹笛。李領旨,就於樓頭把手指著樓下,高聲道:“我李奉聖旨,先自吹笛與你們眾人聽。你們若果知音,須靜聽著。”說罷,雙手按著一枝紫紋雲夢竹的笛兒,嘹嘹嚦嚦吹將起來。這一曲笛兒真正吹得響徹雲霄,清泠動聽。樓下萬萬千千的人,都定睛側目,寂然無聲。玄宗大喜。李笛聲吹畢,眾樂齊作,繼以清歌妙舞。樓下眾人都靜觀寂聽,更無喧鬧。

玄宗直歡宴至曉鍾鳴動,方才罷散。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