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曆史上,能夠與從事發明創造的諾貝爾相媲美的發明家屈指可數,在身後能夠與其留下的名聲相媲美的人更是鳳毛麟角。他一生給我們留下了225項重大發明,他把自己的所有遺產捐獻給社會,設立諾貝爾獎,不僅讓他名垂青史,更成為惠及全人類的偉大義舉。
按照我們平常人的思維,像這樣一位偉大的人物,是應該大書特書一部像樣的傳記傳世的。世界上有多少人是那麼熱衷於給自己樹碑立傳啊。諾貝爾給我們留下了那麼多偉大的發明,他沒有理由不讓後人謳歌他的偉大。
他的哥哥就這樣認為。弟弟取得了這麼偉大的成就,一輩子為了發明創造竟然沒有來得及結婚,沒有享受過一天輕鬆的生活,應該寫一部傳記留給後人,讓人們記住弟弟。他強迫弟弟停下手頭的工作給自己寫傳記。諾貝爾每天都與哥哥住在一起,他實在沒有理由拒絕哥哥的好意,迫不得已,寫了自己的傳記: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他那可憐的半條生命,在呱呱墜地之時,差一點兒斷送於一個仁慈的醫生之手。主要的美德:保護指甲幹淨,從不累及別人。主要的過失:沒有家室,脾氣壞,消化力弱。僅僅有一個願望:不要被別人活埋。最大的罪惡:不敬神。生平主要事跡:無。”
這就是偉大的諾貝爾給我們留下的隻有100多個字的傳記!
讓我們好好看看這個傳記吧。他把“從不累及別人”當做自己主要的美德,他不敬什麼神,他堅信財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創造的,更令我們不可思議的是,他認為自己沒有什麼事跡,不過是一個平常的人!
無獨有偶,同樣認為自己沒有什麼事跡的人,還有文藝複興時期意大利最著名的藝術家達·芬奇,他同時是畫家、雕刻家、建築師、工程師、音樂家、哲學家、科學家,他的繪畫風格影響了幾個世紀。他的代表作《最後的晚餐》和《蒙娜麗莎》成為人類曆史上最經典的繪畫作品。但是,在1519年,在他生命快走到盡頭時,眼看著自己剩下的時間不多了,很多的理想不能實現了,他很痛苦地對身邊的人說:“我的一生,不過是利用白天來酣睡罷了,我一生做的事太少了,光陰都虛度了。”
還有我們熟知的荷蘭傑出畫家凡·高,他給我們留下的作品,在今天都是價值連城的。但是,他在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刻,一直在為自己沒有什麼成就而痛苦。他甚至因為自己一直畫不出他心中認為的傑出作品,而燒掉了很多畫作。他在最後時刻對自己的弟弟說:“我很痛苦,我一生一事無成啊。”
無論是諾貝爾、達·芬奇,還是凡·高,他們說自己一生一事無成,絕對不是故作矯情和謙虛,而是因為他們心中的目標更加宏偉和遙遠,他們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我想,這也許正是他們名垂青史的一個重要原因吧。相比他們,這些為人類的進步留下了巨大財富的人,我們中間那些熱衷於給自己樹碑立傳的人,該是多麼地汗顏和無地自容啊。
自謙的人,能正確看待和審視自己,這是做人的美,是處世的大智慧。
對巨人來說,成就就像是車尾燈,照亮的都是已經走過的路。已有的成就隻是人生中的一段記憶,未來還在前方。偉人之所以偉大,除了他們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外,更多的是因為他們具有成熟、睿智、自尊和自謙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