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不同季節懸掛不同內容的國畫作品可產生不同效果。在春、夏、秋、冬,上元、端午、中秋、過年,細分甚至二十四節令。隨著時令季節或節日選掛更換書畫。如人隨季穿衣,或去不同的場合換不同的衣服。
春天,可懸掛桃花、杏花、迎春花,層巒聳翠或競秀的花卉、畫鳥的山水,室內室外都讓人感到春暖花開,萬物生輝,春天到了。夏天,可以懸掛荷菱,《荷塘聽雨聲》 《鬆風聽濤圖》之類意境清幽的畫。秋天,可以懸掛楓菊,或掛瓜果,讓人感到春華秋實,“碩果累累”豐收的喜悅感。冬天,可懸掛梅花,讓人有梅花傲雪的精神,不畏嚴寒,或領會到“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深刻含義。
上元(正月十五)掛花燈;端午掛蒲柳;中秋掛桂花;過年掛合家團圓及百子圖等。
書畫還可以反季節掛畫,冬天掛夏景,描繪暖色調的景色,會令人感到室內溫暖、有生氣,別有閑情,能增加生活氣息,使人盡情愉悅,會造成一種心理上的調節,使您的居室更為舒適,也會使居室煥然一新。夏天掛冬景,宜選擇冷色調的畫麵,如一幅冰雪的《雪景山水圖》 《踏雪尋梅》,使人產生涼爽舒適之感;欣賞涼意撲麵而來,暑氣頓消,有益調節炎熱的“氣候”,起到心理調和的作用。
因個人愛好選掛書畫,不能一概而論。如秋天本淒涼,室內再掛紅楓飄落枝枯的畫麵,更感草木枯落,沒有生機。又如冬已酷寒,懸掛山川河流冰封之類的作品,倍覺寒氣逼人,避之為宜。
再次,不同節日懸掛不同內容書畫作品。如過重要節日,或遇到喜慶節日,如父母生日、結婚紀念,或同學、朋友聚會可隨時調整更換,也可多掛幾幅書畫,內容與節日和諧,以增加節日生活氣氛,達到錦上添花的效果。父親過壽時,可掛《壽》字、《老壽星圖》 《寒梅高鬆圖》;母親過壽可掛《麻姑酒滿杯中綠,王母桃熟天上紅》 《麻姑獻壽圖》等則比較合適。
另外,居室不宜長期懸掛書畫作品,應四季有別。有人將立軸書畫作品長期懸掛居室的客廳、臥室、書房。多年一貫製,這樣還會發生紙質氧化、變脆、變色等現象。應懸掛一段時間再收藏起來輪流懸掛,隨時進行更換出新。懸掛最長不超一個月為宜。這樣做的好處,既能展示收藏書畫的不同風格,欣賞佳作,又能延緩老化。而且還可以不斷豐富我們的欣賞趣味,增加藏品,提高鑒賞水平。
此外,注意選好位置高低要適宜。為便於欣賞應將書畫懸掛在采光好而又開闊的牆麵,如迎麵牆,床邊、書桌、茶幾和沙發等低矮家具上方,而不宜掛在門、窗口、角落陰影或高大家具旁。掛書畫時,畫心的中心位置處於個人直立時的平行視線的偏高位置上,人們隻要稍微一抬頭,全幅書畫盡收眼底,而且看起來也感到舒服。平時掛書畫數量不宜一次過多,古人說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就是這個道理。
具體來說體現在以下幾點
(1)畫與壁色
根據統一或對比的需要,我們可以選擇類似色或對比色的畫幅相配。相配的不單是色相,也包括明度。如感到居室這一端的色調統一有餘,需要來一點活躍感,那可選擇色彩明快、對比強烈的現代畫或與牆色對比明顯的畫色,也就是與牆色成補色關係。
奶黃色牆上懸掛一幅以蔚藍色調為主的海天風光畫,會令人視界開闊,精神一振。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花重金在辦公室壁上掛了一幅淡紅色的抽象畫,沒有明確形象,旁人睦了莫明其妙。他答曰:“我隻是感到精神愉快罷了”。
大多數居室為了統一起見,常用類似色,如淡綠牆麵上掛黃綠色調的畫;黃色牆上掛一幅嫩黃的日出圖或金色秋天之類的風景畫,這樣就顯得格外統一、協調、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