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成功,就應學會挑戰自己。
如果你想成功,就應了解成功的關鍵。
人的成敗在於自己,努力不夠就注定你不具備成功的資格,隻有嚐試改變自己才會有好的轉變,許多事情我們無法掌控,但我們能改變自己的心。人生就像一個舞台,而我們就是台上的舞者,我們隻有努力地去付出,做到讓觀眾滿意就會為舞台添加更絢麗的光彩。
慈悲與智慧
佚 名
日本的白隱禪師,是位生活純淨的修行者,因此受到鄉裏居民的稱頌,都認為他是個可敬的聖者。
有一對夫婦,在他住處附近開了一家食品店,家裏有一個漂亮的女兒。不料,夫婦倆發現女兒的肚子無緣無故地大起來。
這種見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異常震怒!好端端的黃花閨女,竟做出不可告人的事。
在父母的逼問下,她起初不肯招認那個人是誰,但猶豫再三之後,她終於吞吞吐吐說出“白隱”兩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隱理論。大師不置可否,隻若無其事地答道:
“就是這樣嗎?”
孩子生下來後,就被送給白隱。
此時,他雖已名譽掃地,卻不以為然,隻是非常細心地照顧孩子——他向鄰居乞求嬰兒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雖不免橫遭白眼,或是冷嘲熱諷,他總是泰然處之,仿佛是受托撫養別人的孩子一般。
事隔一年後,這位沒有結婚的媽媽,終於不忍心再欺瞞下去了。她老老實實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在魚市工作的一名青年。
她的父母立即將她帶到白隱那裏,向他道歉,請他原諒,並將孩子帶回。
白隱仍然是淡然如水,他沒有表示,也沒有乘機教訓他們,他隻是在交回孩子的時候,輕聲說道:“就是這樣嗎?”
仿佛不曾發生過什麼事;即使有,也隻像微風吹過耳畔,霎時即逝。
白隱超乎“忍辱”的德行,贏得了更多、更久的稱頌。
想想我們所遇到的挫折或恥辱,比之白隱,又算得了什麼呢?
白隱泰然自若,淡然處世的情懷,真不愧為一代禪師!
“就是這樣嗎?”那麼慈悲,那麼輕柔。那是恒久的忍耐化為無形的堅毅,那是凡事包容化成無上的悲憫。
“就是這樣嗎?”無數的幹戈,都化成了片片的玉帛。
“就是這樣嗎?”短短的一句話裏,蘊涵了無限的慈悲與智慧。
心靈智語
白隱是在麵對恥辱與白眼時,從一種平和的心態接受,將心裏那一絲苦楚化為淡淡的微笑。
輕者自輕,濁者自濁,白隱是值得人們學習的聖者。
對理想的思索
佚 名
一
據說,一個人如果在14歲時不是理想主義者,他一定庸俗得可怕;如果在40歲時仍是理想主義者,又未免幼稚得可笑。
我們或許可以引申說,一個民族如果全體都陷入某種理想主義的狂熱,當然太天真;如果在它的青年人中竟然也難覓理想主義者,又實在太墮落了。
由此我又相信,在理想主義普遍遭恥笑的時代,一個人仍然堅持做理想主義者,就必定不是因為幼稚,而是因為精神上的成熟和自覺。
二
有兩種理想。一種是社會理想,旨在救世和社會改造。另一種是人生理想,旨在自救和個人完善。如果說前者還有一個是否切合社會實際的問題,那麼,對於後者來說,這個問題根本不存在。人生理想僅僅關涉個人的靈魂,在任何社會條件下,一個人總是可以追求智慧和美德的。如果你不追求,那隻是因為你不想,決不能以不切實際為由來替自己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