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兩扇磨盤也能磨亮人生(2)(1 / 2)

馬吉不甘地回答父親:“不,我不會一輩子邁著沉重的步子,一圈圈地推著兩扇磨。”

父親粗重而無奈地歎息:“那你還想怎樣?多少人都這樣對付著過日子,難道你還能從這兩扇石磨上磨出什麼希望來?”

“別人是別人,我就是要磨出一份我像要的生活。”馬吉的眼裏閃射著熱切期待的光芒。

他絞盡腦汁地想了許多改變生活狀況的門路,結果卻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父親撒手而去時,留給他唯一的遺產便是那兩扇簡陋的磨盤。

望著那轉了無數圈的磨道,望著那兩扇默默無言的磨盤,不服輸的馬吉又在思索著走出窘境的途徑。

苦心人,天不負。二十歲那年的一天,馬吉偶爾從朋友舒勒醫生那裏得知――幹蔬菜不會損失營養成分。他想:若將幹蔬菜和豆類放在一起磨,一定會磨出富有營養的湯料。那樣,豈不可以讓那些家庭主婦們熬湯更快捷、方便一些?

說幹就幹,他立刻借錢購置了幹燥機和攪拌機等設備,開始磨自己想象的那種湯料。就這樣,一個靈感加上果斷的行動,馬吉很快便贏得了人們難以想象的成功――在很短的時間內,他便磨出了最早的速溶湯料。產品一投放市場,便大受顧客的歡迎。因為用他的湯料,隻需5分鍾,就可以做出一盆營養豐富的香湯。 倍受鼓舞的馬吉再接再厲,到1886年,他陸續開發出數十種袋裝速溶湯料,產品迅速暢銷歐洲。

然而,馬吉仍不滿足,他的眼睛繼續緊緊盯著那兩扇磨盤,思索著接下來該磨出什麼樣的新產品。經過反反複複地試驗,他終於在1890年,磨出了可以改變壽司、涼菜、魚肉、湯和配菜味道的萬能調味粉。後來,他又研磨出了廣為暢銷的濃縮肉食品。到1901年,他已是擁有資產超過億元的大型跨國公司的大老板。

在蘇黎世大學舉辦的一次演講中,馬吉自豪地告訴人們:“即使命運隻留給我兩扇簡單的磨盤,我也懂得用信心、智慧和執著,磨出亮麗的人生。”

沒錯,隻要不肯向所謂的命運低頭,不甘在原來的生活裏轉圈子,開動腦筋,努力打拚,即使是平凡的人,也終會像馬吉一樣磨出精彩的人生。

絆倒你的也許正是金塊

中文係的才子肖宇畢業後,竟出人意料地去了一家醫藥公司做了營銷員。很辛苦地奔波了一年,他業績平平,還不如那些中專畢業生。不服氣的他幹脆辭職,與兩位校友合夥開了一家廣告策劃公司。三個聰明的腦袋湊到一起,不僅沒像預想的那樣賺到錢,還彼此傷了友情,落了一個不歡而散。這時,肖宇又四處借貸,獨自撐起一個不大門麵,先是賣手機,接著又賣電腦耗材,結果是又白白地忙碌了一遭,虧空不少。

轉眼間畢業五年了,商海中連連受挫的肖宇,看著昔日大學同窗在各自領域裏均有不俗的業績,不由得頻頻慨歎自己命運不佳,枉費了自己的聰明和勤奮。

一日,肖宇遇見在大學裏教哲學的韓老師,談起自己涉世之初所摔的一連串的跟頭,韓老師笑著說:“年輕人摔摔跟頭也好,再說了,絆倒你的並非都是石頭啊。”

“絆倒自己的不是石頭,難道還能是金塊嗎?”他以為韓老師又要用“失敗是成功之母”之類的大道理來安慰他。

“凡事需得仔細思考,不能妄自斷言。時間和事實會告訴你,絆倒你的也許正是金塊呢。”老師依然微笑著,送他一本書,要他回去仔細讀讀,認真想想。

絆倒自己的怎麼會是金塊呢?肖宇滿腹狐疑地打開韓老師送他的那本智慧書,不經意地隨手翻到一頁讀了起來,讀著讀著,他不禁怦然心動於那上麵的一個小故事:

19世紀中葉,美國的科羅拉峽穀發現了金礦。於是,淘金者們聞訊從四麵八方蜂擁而至,一時間,長長的峽穀裏人聲鼎沸。清貧的坎普森也懷揣發財夢,毅然離開了受雇的農場主,加入到淘金者的行列。

十分不幸,在一個漆黑的雨夜,坎普森在急切地穿越一座山穀時,不慎被一塊大石頭重重地絆了一個跟頭,順著山坡滾落下去,摔得他鼻青臉腫,兩條腿都骨折了,在山腳下那個好心的湯姆老人的小屋裏躺了整整5個月,他才能跛著腳下地慢慢活動一下。

拖著一條殘腿,他無法再去淘金了,也不能再回那個不辭而別的農場了。輕輕拭去眼淚,他跟著湯姆老人來到他跌倒的那個山穀。湯姆老人指著前方一塊塊淤泥堆積的灘塗,滿臉自信地告訴他:“孩子,這可是上帝送你的寶地啊,肥沃得插根筷子都會發芽的。”